一直以來,業內對西醫能否開中藥問題各有爭議,不過目前,已有地方發文明確,具備相關資格的醫生,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詳情]
2019年9月6日,《關于<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采購文件編號:GY-YD2019-1)修改的通知》發布,“吉非替尼口服常釋劑型250mg”及“培美曲塞注射劑500mg”兩項采購品種的首年約定采購量被大幅調低。[詳情]
現在國家力推藥品一致性評價,提高藥品的質量和療效。數據顯示,截止8月19日,通過和視同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的受理號達到324個,通過受理號數238個,視同通過86個(以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為準)。其中289目錄受理號數130個,僅53個品種。[詳情]
日前,上市藥企2019年上半年業績全部披露完畢,其中中國藥集團旗下國藥控股、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天壇生物、現代制藥、中國中藥6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浮出水面。國藥控股營收突破2000億元;中國中藥、國藥股份、天壇生物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長率均超過10%……近年來國藥集團的營收屢創新高,2016年營收超過3000億元,2018年營收近4000億元。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其旗下企業未來的戰略布局方向是怎樣的?又能為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詳情]
在《中醫藥法》、院內制劑備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利好政策的助推下,近年來,院內制劑研發與備案等相關話題在業內掀起一波高潮。筆者獲悉,近期浙江、江蘇等地便對院內制劑出臺了新規。[詳情]
近日,國家醫療局、人社部聯合發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藥品目錄》)。專家表示,本次目錄調整,不僅有利于從整體上提升醫保藥品目錄的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有限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將促進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還將更好地滿足廣大參保人的基本用藥需求,減輕廣大參保人員的藥品費用負擔,有效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詳情]
距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根據統計,截至8月13日,共有151家科創板企業獲受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51家企業中,不乏一些未盈利的企業,這也是科創板較問世之前A股市場的不同之處,打破了過去以盈利能力為標準的評價體系。另外,以創新藥研發企業為代表的科創類企業被高度關注。[詳情]
以節能“智慧處方” 優化醫院后勤管理績效 施耐德電氣出席第十一屆醫院后勤管理上海論壇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出席第十一屆醫院后勤管理上海論壇(HSSMF),并獲得了由復旦醫院后勤管理研究院頒發的“鉆石級企業合作獎”。[詳情]
不久前,韓國統計廳發布《2018年出生統計(確定版)》,合計生育率僅為0.98,即平均一名女子終生生產不足1名子女,成世界唯一出生率進入”零時代”的國家,許多韓國女性表示生孩子以后經濟壓力增加,在職場得不到平等待遇,因此考慮晚生或者不生。其實生育率降低并不只是韓國特例,目前世界上雖然有一半的國家仍能生育足夠多人數的兒童來保持增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經濟上取得進步,更多的國家的生育率卻都在持續降低。[詳情]
業內一度把9月作為國內政策和企業盈利的四重確認期,很多醫藥制造行業的政策都將在9月實施,這些新政新規將影響整個行業、每家企業、每位醫藥人。下面筆者簡要盤點下,9月,醫藥制造行業即將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詳情]
】9月1日上午,在中國2019年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出爐。榜單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億元戰新總收入位居第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戰新總收入分別為5364億元和4620億元。另外,筆者根據梳理,在醫藥生物制造領域,共有5家企業上榜。[詳情]
近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經表決通過,將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據了解,這是《藥品管理法》自1984年制定以來,除在2013年12月和2015年4月因“放管服”改革對個別條款作了修改以外,18年后首次進行的全面大修。[詳情]
日前,2019年(第36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在連云港隆重召開。大會以“順勢而動·向新而行”為主題,匯聚來自醫藥行業的2000多位海內外專家、優秀醫藥企業代表共話企業新未來。[詳情]
據央視新聞消息,8月26日上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經表決通過,將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歷時19年后的新版藥品管理法即將面世。那么,它有哪些亮點呢?[詳情]
8月20日上午,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發布《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中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保健食品都需要設置警示區,并且標注“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警示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