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VR,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VR頭盔。這是VR行業的上游,主要是技術層面。而真正的VR大火,卻是在2014年,Facebook大手筆收購VR技術廠商Oculus,20億美元的天價讓業界咋舌。一夜之間,VR一下成為資本市場爭奪的香餑餑。國內更是掀起了一股VR創業潮。不管是資本還是市場,都對它充滿了信心。
到了VR元年的2016年的上半年,資本緊追市場,只要涉及到VR項目,就會有很多VC和PE蜂擁而至。到了下半年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大多數的資本或者觀望,或者離開。市場上有些剛剛進入的公司滿懷激情而來,卻一下遭受重創。于是不到一年又紛紛轉行。VR寒冬論盛囂塵上。
到了2017年,劇情來了個大反轉,1月全球VR/AR融資事件共計22起,國內就占了一半。融資金額數量上超過2億美元。而投資主體從VR技術,轉向了VR內容。這算是一種思路的良性轉變。硬件設備從最初的發展快、投資熱、收益高,已變得趨于平緩。當前出現幾款臺式機VR平臺,以及大量的移動VR頭盔,也出現了競爭。但畢竟VR的技術是可見的,到一定的階段可能就發展緩慢。而內容則恰恰相反。內容的設計面很廣,包括游戲、教育、房產、旅游、還有汽車、家裝行業等,各種模擬體驗可以滲入到各行各業。
一、VR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今年大眾把VR技術引用到汽車研發中。畢竟相比于傳統的交流模型,VR還能夠模擬真實的物體。之前行業類最先進的技術是福特和寶馬的3D環境中檢測數字,而如今VR的介入,讓汽車在與其它品牌優化合作的時候,從虛擬場景獲得專業支持。以此避免真正造出模型卻又不合適的情況。大大節省空間、人力、物力。
二、VR技術在旅游行業的應用
VR技術在旅游行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VR沉浸交互體驗(主要是應用在主題公園)和旅游模擬體驗上。
2016年1月份,英國索普公園(Thorpe Park)與奧爾頓塔(Alton Towers),以及3月份,三星聯手Six Flags搭建的虛擬現實過山車,讓VR真正的進入了旅游行業。
而旅游行業對VR的需求遠不止過山車這么簡單,在游客選擇旅游產品的時候,可以通過VR模擬旅游景點的陽光、沙灘、大海,如親臨實景般真正感受到旅游的樂趣,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旅游產品。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