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安徽省經信系統要認真貫徹《中共安徽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貫徹省政府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安徽工業轉型發展。
2015年,安徽省工業系統認真貫徹實施調轉促,實現了穩中求進。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886.2億元,同比增長8.6%,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在中部領先;預計全年可達9800億元并接近10000億元,創歷史新高。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73.8億元,同比增長8.7%,高于全國10.7個百分點,居中部第一位;預計全年可達1600億元,取得較好經濟效益。轉型升級也取得較好成績,全年共認定發布三批236個省級新產品,涌現出30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和10個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江汽、38所被評為全國工業設計中心,同時兩化融合、節能減排、品牌建設等方面也取得新的成就。
安徽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牛弩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安徽省經信系統要認真貫徹《中共安徽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貫徹省人民政府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安徽省工業轉型發展。
充滿信心
牛弩韜說,安徽工業的轉型發展具備很好基礎和有利條件:一是通過“十二五”時期的發展,安徽工業又上了臺階,一大批重點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快成長,民營工業企業的貢獻率大大提升。二是國家發展戰略幾乎全覆蓋安徽,如“一路一帶”、建設長江經濟帶、實行長三角一體化、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副中心建設等等,都給安徽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正在興起。如合肥京東方10.5代線,是目前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總投資525億元;安徽的新能源汽車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又在加快發展;機器人產業方興未艾,最近召開的對接會反映需求旺盛;安徽的家電產業發展很快,合肥的家電已位居全國城市第一;還有光伏產業、科大語音、工程機械等等,在全國也形成優勢特色。據此,我們對安徽工業轉型發展充滿信心。
重在落實
總的思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安徽省“十三五”建議和《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積極推進調轉促,加快安徽工業轉型發展。
目標: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實現利潤相應增長;轉型發展取得新的進展。
2016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抓好落實。
培育壯大高端制造業。根據安徽省的實際,確定12個高端制造領域,即: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裝備和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電力裝備。2016年,這些高端制造業要有新的發展。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是安徽省工業的基礎,也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載體。2016年,要重點改造提升五個傳統產業,即:冶金、建材、化工、紡織、食品加工。通過改革、改組和招商引資,實行資產重組和優勢互補;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水平;通過技術創新,促進企業和產品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繼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民營工業企業是安徽省工業的重要板塊,對工業經濟的貢獻率日益增長。2016年要進一步加快民營工業企業發展。要認真落實黨和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努力創造良好環境;要加強規劃,合理布局,更好地利用各種資源;抓好民營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打造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此外,還要進一步提高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深入推進“互聯網+”。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