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從家電向汽車、住宅關聯業務的轉型也有2年多時間了。2013年10月31日,松下董事會發表官方公告,正式宣布退出等離子面板/電視機生產業務。
松下董事會當時公告說,自2000年以來,松下一直奉行大尺寸等離子面板、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面板戰略,PDP事業一度引領全球平板電視市場潮流。然而自LCD(液晶)電視大尺寸化以來,價格競爭嚴酷。盡管PDP為全球公認高畫質產品,但事業環境激變,全球PDP產品需求減少,松下已經很難繼續維持該事業運營,因此決定終止生產。
2015年2月份,在松下退出等離子電視后,松下在中國山東的液晶電視工廠宣布關閉,徹底停止了在中國的彩電生產業務。
關閉了彩電生產工廠的松下,伴隨著轉型的深入,又準備在中國開廠子了。不過,這次就不是家電工廠了,是電動汽車上面使用的車載電池生產工廠。
為啥呢?因為國內霧霾問題,汽車是重要原因。政策必然會傾向于推廣節能的電動汽車,一是保護環境,二是促進產業發展。
消息稱,松下正在研究于遼寧大連建設一間車載電池工廠,投資額可能達數百億日元,主要面向中國市場供應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
2015年4~9月份,松下凈利潤1113億日元,同比大增38%,主要得益于航空娛樂設備、監控器材等企業級業務增長以及白色家電業務在日本和東南亞的銷售增長。報告期內,松下家用電器(Appliance)業務部門的總營收為1171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的11931億日元下跌2%。
松下家電業務的利潤率已經是AP、ES、AVC、AIS四大部門中最小的,上半個財季為3.7%,而其他三個分別是3.9%、5.6%和4.4%。
松下家電業務部門中,最大的一個事業部是松下空調。不過,在4-9月份的財務報告中,松下沒有公布空調事業部的營收數據表。但據了解,由于中國空調行業的價格戰和激烈競爭,松下空調在中國市場也因庫存增加,導致銷售低迷。
目前松下品牌家電在中國市場的形象塑造從過去的彩電產品逐步過渡到白色家電以及小型家電用品,比如美容家電、調理家電等,體格雖小,但部分產品利潤甚至高過大家電。
現如今,推動松下利潤大幅增長的業務都是汽車設備部門,主要銷售汽車導航系統、電動汽車電池等。松下和全球知名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有電池供貨協議,數年間松下將向特斯拉提供20億顆鋰離子汽車電池,這將為松下帶來高達70億美元的收入。
就財報數據看,松下的汽車關聯業務和住宅關聯業務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已經大幅趕超松下的家電業務。其中,松下住宅類部門業務利潤超出家電業務2倍以上,汽車類部門業務銷售額超出家電業務約1萬億日元。在2015年的投資計劃中,汽車關聯類業務也成為松下最大的投資方向。
2015年,為了區別公司歷史悠久的家電品牌形象,松下為車載電池等汽車關聯業務設立了一個新子品牌“Panasonic AUTOMOTIVE”(松下汽車),為太陽能發電、配線器具等住宅關聯業務設立了新子品牌“Panasonic Homes&Living”(松下家庭和生活),為監控攝像頭等企業級業務設立了新子品牌“Panasonic BUSINESS”(松下商業)。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松下家電業務占比越來越低,雖然在銷售規模上仍然很大,但隨著公司品牌形象轉換,家電產品將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像西門子、通用電氣去年都紛紛轉讓各自家電業務,就是出于市場競爭激烈,獲利水平下降。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