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高瞻遠矚、舉旗定向,引領新時代,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在企業的反映,主要集中在經濟、生態、人文等方面。必須結合企業這個國家經濟基礎和社會細胞固有屬性,精準把握企業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階段特征和時代要求,始終堅持以員工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企業發展的方向和奮斗目標,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全心全意為員工謀福祉,在實現“業”的發展的同時,更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具體到電力能源企業,解決經濟領域的發展不平衡,我們就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國有企業的落地,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新理念,堅持綠色能源發展總方向,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進“三去一補一降”,大力推進發電產業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保持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優化電力區域發展平衡,促進電力結構平衡,實現發電資源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科學的配置;解決生態領域的發展不平衡,就是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主力發展大型水電站、安全高效核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優化發展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煤電,探索和培育多能互補等新興發電產業市場,發揮清潔能源發展的引領優勢和示范效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綠色屏障;解決文化發展不平衡,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深層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弘揚大唐精神有機融入和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用企業“發展愿景”支撐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用企業“發展總體要求”轉化和落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一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用企業火熱的生產實踐和大唐精神錘煉、引領“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一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使得核心價值觀在企業培育有信念、實踐有動力,從“萌芽”落地生根,到“生長”枝繁葉茂,終成“開花結果”之勢,成為企業和員工“德”的“最大公約數”,和諧企業建設的“壓艙石”,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打造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