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的AI、AR、VR等技術越來越火熱,給智能產品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VR頭顯銷量在2017年初時上下起伏。隨著Rift和Vive降價,PSVR供應量大幅增加,頭顯的銷量從9月起在逐步回升。顯然前方的路還很長。
VR行業邁入洗牌期未來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自從第一批高端VR頭顯上架以來,差不多兩年了。各大新聞頭條的爭相報道讓我們相信VR潛力無限。2017年接近尾聲,新聞的內容開始轉變。每周的新聞報道大都是VR的消亡,VR工作室的關閉,或者CCP對VR研發態度冷淡或者VR為什么在很多領域不可行。
VR產業發展迅速,讓進入該領域的創業的公司也不斷增加,既有自身能掌握或研發技術的創業公司,也有未經過思考就選擇跟風的創業公司。因沒有核心技術,這些公司難以引起資本的關注。目前,國內的VR眼鏡真正擁有自身研發技術的只是少數,同質化極為嚴重。
目前VR行業已經開始步入優勝劣汰的洗牌期,為了搶占市場,部分VR公司不僅在硬件設備、技術層面不斷發力,還逐步進入屬于稀缺狀態的VR內容制作領域。隨著越來越多內容產品的出現,以及為提高用戶粘度提升的標準,會再次激發VR技術,促使行業走向成熟。
提起VR領域最重要的技術,眼球追蹤技術絕對值得被從業者們密切關注。Oculus創始人帕爾默?拉奇就曾稱其為“VR的心臟”,因為它對于人眼位置的檢測,能夠為當前所處視角提供最佳的3D效果,使VR頭顯呈現出的圖像更自然,延遲更小,這都能大大增加可玩性。
同時,由于眼球追蹤技術可以獲知人眼的真實注視點,從而得到虛擬物體上視點位置的景深。所以,眼球追蹤技術被大部分VR從業者認為將成為解決虛擬現實頭盔眩暈病問題的一個重要技術突破。
或許有一天,人們只需通過VR設備進入虛擬世界,所有所需的服務都以地理位置為基礎呈現,點擊相應的虛擬店即可獲得服務。餐飲團購、電影及酒店預訂、代駕、順風車、加油、保養、車險這些都將在將足不出戶的狀態下完成。
對于VR的當下與未來,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AR/VR以及未來的MR(混合現實),是繼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即將改變世界的下一代技術。將硬件、軟件、內容、服務四大領域進行有效整合,才能完善VR/AR生態布局,同時加速技術的普及以及市場的成熟。
新興技術的崛起給傳統行業帶來很大的挑戰,但換個角度看同樣的行業發展進步的機遇,最關鍵的是傳統行業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技術創新之外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創新。
由于高端VR頭顯的技術研發和成本把控難度太大,VR企業正在轉向移動VR來打開消費端的市場。有評論稱,隨著VR的深入發展和行業洗牌,那些專注于C端的硬件公司正在尋求商業發展的轉型。
VR發布之前會進行大量宣傳。只要頭顯技術還未升級,VR成本還未下降,高質量體驗還未出現,就一定會有反對的聲音。雖然市場低于預期,但有清晰的跡象表明它正在開始增長。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