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是美國地勢最高的州,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人口500多萬,煤炭等傳統能源產業很發達。但當地數個火力發電廠將在2017年前后關停,以太陽能、風能、水力和生物質能發電的設施將拔地而起。最近,新華社記者等部分駐美外國記者來到這里,零距離體驗落基山下的“能源革命”。
“我們是美國第一個由選民投票設立可再生能源發電目標的州,那時我還是一個年輕的市長,”科羅拉多州州長約翰˙希肯盧珀以自豪的語氣介紹道。這個目標自2004年設立以來已3次提高,現在的要求是到2020年該州3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希肯盧珀在擔任兩任丹佛市市長后,于2011年開始“掌管”整個科羅拉多州。他用兩年時間在全美第一個推出油氣行業甲烷排放標準,今年11月又頒布了該州第一個旨在保護水資源的水行動計劃。他不僅支持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最近還親自試駕。“開這個車真是很棒,我知道它排出的是水蒸氣,”他說。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就設在這個高原之州,氫燃料電池車是該實驗室的一個重點研究項目。項目經理基思˙威皮克告訴記者,氫燃料電池車是燃油汽車的“直接替代者”,現在只需加入氫燃料3到5分鐘,就可連續行駛四五百公里。
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主要從事基礎研究,不僅研究氫燃料電池車,還有智能家居、太陽能電池以及3D視覺模擬等前沿研究。這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令人印象深刻,其能效世界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供電,而且使用水而不是空調為超級計算機降溫。
同樣位于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研究所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節能領域的權威能源智庫。該研究所的研究范圍包括建筑、交通、電網、船舶等領域的能效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所提出的船舶溫室氣體排放評級標準已被全球約20%的萬噸級輪船采用。
走進落基山研究所的辦公室,“號脈”、“針灸”等中文書法作品便映入眼簾。原來,該智庫不僅是美國能源發展的智囊,也在為中國出謀劃策。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項目負責人喬恩˙克雷茨介紹說,他們從2013年起與中國官方機構的能源研究所開展合作,目前落基山研究所在中美兩地從事中國能源相關研究者有22人。
從一個啤酒廠的工作人員口中聽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減排建議,令人感到有點奇怪,但在距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約90分鐘車程的新比利時啤酒廠,其可持續項目助理主任凱蒂˙華萊士告訴記者,啤酒也要向“綠色”轉型。
該啤酒廠是美國第三大精釀啤酒廠,它從原料采購、交通運輸、啤酒釀造、包裝、銷售等環節入手,盡可能減少碳足跡,不僅安裝太陽能發電機組,購買風電,還利用啤酒釀造廢料發電。美國生產1加侖(約3.785升)啤酒通常要消耗7加侖水,但該廠只用水4加侖。
位于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卡森堡陸軍基地計劃到2020年實現所有廢棄物、用水及能耗“零排放”,目前該基地正通過購買風電、使用太陽能和提高能效向這個目標邁進。該基地投資700萬美元建設的微型電網相當于備用電網,可在主電網因網絡故障或颶風襲擊等問題停電后緊急供電。
該基地設備項目經理文斯˙加斯里說,微型電網利用功率1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組和3個柴油發電機供電,總發電能力達3兆瓦,并配有5輛電動車散布在基地中隨時準備給關鍵設施供電,其中2輛車還用于研究無線充電。電動車不僅通過電網充電,也能將電反饋給電網。
為什么科羅拉多州熱心“能源革命”?部分原因是自身需要。該州水資源保護委員會氣候專家塔琳˙芬尼塞說,過去30年,科羅拉多州的氣溫升高了2攝氏度,山頂積雪消融,對農業、滑雪、休閑漁業、漂流等造成沖擊。正因如此,科羅拉多州對氣候變化的研究走在美國前列。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