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是通遼(以下簡稱“我市”)重要民心工程。2015年,市政府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智慧公交、智能自行車、出租車智能監控等系列項目相繼實施投運,出臺了乘坐市內公交車、自行車優惠政策,規范了電動車、三輪車營運秩序,市內交通狀況明顯好轉,城市公共交通走上了智能化發展道路,為建設智慧城市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出了貢獻。
民心工程“智慧交通”助通遼創建文明城市
智慧交通關鍵詞:運力
截至目前,我市主城區新增新能源空調車輛104臺,總數達到486臺。全市公交運營總里程1000公里,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了13.55%。主城區新增或延伸公交線路5條,年客運量5164.8萬人次。
我市優化整合現有公交資源,一次性完成12條線路、210輛公交車輛收購工作,全面實現主城區公交線路和車輛國有化;連通新老城區,開通了7條由主城區到新城區的公交線路,延伸調整了2條城區周邊線路;引入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系統,即將完成100處自行車服務站點建設,目前老城區已啟動30處、新城區已啟動20處,投放1000輛自行車,接網接電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智慧交通關鍵詞:票價
我市對在主城區乘坐城區公交線路(郊區線路除外)公交車的乘客實行票價優惠政策:凡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身高在1.3米以下的兒童,可免費乘坐城區線路的公交車;凡現役軍人憑軍官證、警官證、士兵證,殘疾軍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憑《殘疾人民警察證》,可免費乘坐城區線路的公交車;凡本市戶籍的殘疾人,持“關愛卡”,可免費乘坐城區線路的公交車;中小學生持“學生卡”,乘坐城區線路的公交車享受5折優惠;成年人持普通公交卡,乘坐城區線路的公交車享受9折優惠。
智慧交通關鍵詞:服務
我市將公共交通與公安交警城市道路系統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將全面完善和推行公共交通智能調度監控系統,利用科技手段加強日常營運安全監控,杜絕司機違章行為,全面提高公交正點率。啟動包括公交行業數據資源中心、車載智能終端及外場設備、智能公交基礎支撐平臺等項目在內的公共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和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加強乘客對公交服務的即時監督,促進服務質量的提高。選取示范站點推行電子站牌,開發“掌上公交”系統,方便乘客實時查詢公交信息,啟用多媒體終端無線網絡熱點功能,實現公交車、公交站點無線網絡全覆蓋,乘客使用手機、掌上電腦等無線設備都可以享受到無線互聯網沖浪服務。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