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航空、汽車制造以及醫療生物等領域仍舊占據著3D打印應用主導地位,持續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自2015年之后,各大企業及研究機構開始重振旗鼓,研發新技術,開辟新市場,捕捉新應用以及創造新環境等,在新的一年里準備上演一場又一場激烈的“3D打印產業爭奪戰”。
提起3D打印,你想到的還是公仔、人偶或者食品?這些的確將人們的視線吸引到了3D打印領域。然而,不幸的是這也將人們的視線局限到了3D打印的邊緣。事實上工業、航空、汽車制造以及醫療生物等領域仍舊占據著3D打印應用主導地位,持續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自2015年之后,各大企業及研究機構開始重振旗鼓,研發新技術,開辟新市場,捕捉新應用以及創造新環境等,在新的一年里準備上演一場又一場激烈的“3D打印產業爭奪戰”。下面,就為各位羅列近期3D打印行業的最新熱點:
NO.1納米3D打印開啟新篇章
2015年10月,習主席獲贈了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中國長城模型,它的真實規模是真實長城的百萬分之一,這是一段只有100微米長的中國長城。這是由一種稱為納米3D打印的技術實現的,它是由三維激光直寫系統通過超短的激光脈沖曝光,預先勾勒出三維立體微納米結構的輪廓;再經過顯影程序,最終獲得可自行支撐的立體結構固著于襯底材料上。它是基于選擇性固化液體物質的3D打印技術,是雙光子聚合技術,通過實用“飛秒脈沖激光”選擇性逐層固化感光性樹脂,打印機分辨率達到0.0001毫米,打印出來的東西比細菌還小。這種技術不但可以利用于制造納米機器人,而且可以在醫學上制造納米工具,還能夠應用在諸如細胞生物學(三維細胞生物支架)、組織工程學、光子-光半導體和材料、鑄造-PDMS結構復制工程、光子線鍵-芯片互連技術、超材料-機械微晶結構、微桁架和微流控芯片等各種領域,可謂是潛力無限之大。
據悉,今年1月13日,愛爾蘭政府也宣布了一項總額為2880萬歐元的投資計劃,該計劃將投向21項下一代科學技術,而納米3D打印技術成為了其中主要的目標對象之一。愛爾蘭政府將匯集大量資源來尋求開發納米3D打印技術,并著眼于與其相關的一系列應用,比如3D打印(智能)植入物等。
而隨著納米3D打印的興起,納米材料也成為關注話題。據預計,在2020年,3D打印粉末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399億美元,其中金屬粉末在其中占據了主要位置。先進的納米結構粉末對超細的晶體結構要求高,納米結構粉末可以顯著改善物理化學機械性能,然而,因為低生產率和高材料成本,這些粉末的商業化仍然是非常困難的。目前已有以意大利公司為首的十大國際材料巨頭企業開始從事研發納米粉末材料的項目,目標是建立一個高能磨球試驗工廠,為增材制造等高附加值制造業生產新型納米粉體,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為應用在日益受到重視的航空航天、汽車零件、國防和醫療行業,以及其他高附加值制造業如應用刀具等。
NO.2航空制造開始青睞3D打印
近日,為擺脫對國外火箭發射系統的依賴,美國空軍向私人航天公司SpaceX與和OrbitalATK拋出了一份總價高達2.41億美元的大合同。這兩家公司將為空軍研制先進的火箭發動機原型,而3D打印技術將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在過去的幾年,各國軍事部門和航空航天部門對于3D打印技術可謂是情有獨鐘,尤其是對于美國這樣一個軍事大國來說,用到3D打印技術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們曾在其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上安裝了一臺金屬3D打印機,同時又分別為杜魯門號航母和奇沙冶號航母各配備了一臺3D打印設備,更有甚之,美國國防部武器供應商雷神公司對外宣稱,他們已經使用了3D打印技術制作了制導武器的幾乎所有組成部分,雷神公司的3D打印導彈未來可能就會出現在戰場上。
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制造領域的典型代表技術,3D打印的發展時刻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航空航天制造企業,不惜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加大研發力度,以確保自己的技術領先優勢。作為工業界皇冠上的璀璨明珠,航空航天制造領域集成了一個國家所有的高精尖技術,而金屬3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全新的制造技術,其在軍事領域以及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優勢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縮短新型航空航天裝備的研發周期;2.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節約昂貴的戰略材料,降低制造成本;3.優化零件結構,減輕重量,增加使用壽命;4.零件的修復成型等各大優勢。
(審核編輯: 智匯海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