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月份無人機就因為登上春晚廣州分會場而大火,近日京東也宣布要用無人機去農村送快遞,以求降低物流成本。3月1日,最大的無人機制造商——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估值80億美元,并發布最新型的入門級無人機——精靈4,大疆的成功也印證了無人機市場的興起。
中國無人機市場前景廣 統一標準更利搶奪話語權
作為信息時代高技術含量的產物,無人機已成為世界各國加強國防建設和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眾多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無不重視無人機的研究、發展和應用。當前,除了在軍事上廣泛應用,無人機在警用、氣象、農林,甚至勘探等民用領域也大顯身手,諸多無人機發展領先國家已將其作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滿足社會經濟活動需要的重要手段和重點選擇。
無人機發展迅猛 中國市場前景廣闊
2014年以來無人機的發展速度堪稱迅猛,國內無人機生產企業已超過400家,從業人員突破10萬,占據了全球70%的無人機市場。隨著我國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無人機產業將會成為未來市場焦點。
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2019年中國市場消費級無人機出貨量將達到300萬臺,較2016年的39萬臺實現大幅增長。未來3年,無人機將會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其中航拍無人機的出貨量有望增長七倍以上。目前,中國無人機市場尚未成熟,對于希望進入此領域的無人機制造商來說,中國市場前景廣闊。
IDC認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中國公司占據了大半江山。其中不僅包括全球頂尖的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還有Yuneec、零度智控(Xiro)、億航(EHang)等中國無人機公司。IDC同時指出,到2019年有五大因素將影響中國的航拍無人機市場:第一,4K技術變成主流;第二,入門級無人機市場價格競爭激烈;第三,更多樣的分銷渠道;第四,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壯大;第五,新參與者帶來的競爭。
塑造統一標準 才能搶占國際話語權
長期以來,雖然中國無人機產業發展迅猛,但是市場規范還缺少統一標準。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秘書長徐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通過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國無人機系統產業市場規模在逐年增加。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中國無人機系統產業亟須標準提升,打造高效產業鏈、規范市場秩序。
關于標準的制定,徐明介紹,國內的標準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每類標準側重點不同。國家標準是強制性的,是產業的底線,關注的是國家安全、有效監管等方面的標準。行業標準樹立行業門檻和標桿,關注的是行業準入、研制生產等標準。團體標準貼近市場,是市場選擇的事實標準。企業標準重點關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5年12月22日,“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理事會及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來自工信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標準委、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59家單位的160位代表參加了大會。《無人機系統術語》和《民用無人機系統分類及分級》兩項團體標準于當天通過技術委員會的審查,這也是我國首批無人機系統的團體標準。
行業的自律和規范是非常重要的,無人機作為航空器的一類,其法律法規和標準需要在航空器的基礎上延伸和發展。
另外,盡快制定團體標準除了規范行業本身以外,對于搶占國際話語權也有戰略意義。
徐明介紹,標準已成為無人機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在國外,無人機系統標準是當前的熱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無人航空器系統規章制定聯合局(JARUS)等國外的組織,以及像國際無人機系統協會等社會組織,都開展了大量的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工作,用標準爭奪市場的話語權。
“籌建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就是要用標準作為國際競爭的武器,參與制定無人機系統行業規則。”徐明說。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