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網偏于實踐,而配網接線方式,個人認為是配網理論層面的精華。
國網這塊也遠遠談不上有固定成熟的成果,所以也是總結一些自己工程或者專題里的東西,僅作參考,應該是目前諸多資料里講的比較少的。
一、配網接線方式概述
配網接線方式,說簡單點,就是配電網建設的網架如何組織,如何才能實現可靠性和經濟性。因為配網的量大且復雜,可靠性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配網的接線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先說說國外的情況。
1)國外配電網接線方式
東京城市配電網
東京中壓配電網中97%為6.6kV不接地電網,3%為22kV小電阻接地電網。6.6kV架空網供電方式采用3分段4聯絡、6分段3聯絡的方式;6.6kV電纜網供電方式采用環網的方式。在都市負荷密度高的電纜網地區采用中壓為22kV配電方式,接線方式有本線、備線方式和環狀供電方式以及網狀供電方式。
主要優點在于:由于多分段多聯絡的經濟性好,所以整體的經濟效益保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通過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性和配電自動化系統,極大的提升了配網的可靠性;配變利用率高。
新加坡城市配電網
在城市各分區內,變電站每兩回22kV饋線構成環網,形成花瓣結構,稱之為梅花狀供電模型,不同電源變電站的每兩個環網中間又相互連接,組成花瓣式相切的形狀,其網絡接線實際上是由變電站間單聯絡和變電站內單聯絡組合而成。站間聯絡部分開環運行,站內聯絡部分閉環運行。兩個環網之間的聯絡處為最重要的負荷所在。
優缺點在于:網架結構清晰明確,電網網絡設計標準化。屬于高壓強,中壓弱的縱向結構;任意線路出現故障,故障點兩端的負荷可實現快速轉供,供電可靠性高;線路利用率低,線路負荷率需控制在50%以內,系統短路電流水平較高,二次保護配置比較復雜。
2)我國配電網接線方式
國網有這方面的規定,但是規定的很粗,很沒有針對性,每個省好像也沒有按這個來實施,所以說國網配網接線這塊一直很亂,也是如此。規定如下:
這里供電區域是根據重要性和負荷密度,分等級的,具體的接線方式下文也會提到。
我國配網接線方式現狀,以湖北為例:
110kV高壓配電網(綠色柱條為輻射式供電)
湖北省110kV鏈式接線中,占絕大部分的為單鏈接線,僅有少量變電站之間形成了雙鏈接線。環網接線中,占絕大部分的為單環網接線,僅有少量變電站之間形成了雙環網接線。
10kV中壓配電網(分為電纜和架空兩類)
在A、B類供電區域,電纜網絡結構以環網為主,架空網絡結構以單聯絡和多聯絡為主,但能夠滿足“N-1”可靠性要求的不到50%,在C、D類供電區域,由于平均負荷密度低、變電站布點稀疏,中壓配電網以輻射式接線方式為主,結構薄弱,部分地區線路分段能力較差。
我國的配網發展也是秉承電網發展的一些理念,比如電壓等級“強-弱-強”的理念,220kV強,10kV強,110kV稍弱,這也是合理的。
二、110kV配網接線方式
就以國網的供電區域劃分為例。
1)A+、A類供電區域
由于供電要求較高,一般主要有3T型接線、雙鏈式接線、三鏈式接線三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對于A、A+類供電區域,對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接線方式應以保證高標準的安全可靠供電。對比雙鏈式接線和3T型接線,3T型接線雖然經濟性更優,運行也更加靈活,但是在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劣于雙鏈式接線,無法達到足夠高的供電安全可靠性要求,所以雙鏈式接線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對于部分A+類供電區域,雙鏈式接線亦無法滿足供電需求時,可進一步發展為三鏈式接線。
過渡方案分析
2)B類供電區域
可靠性要求也比較高,一般主要有3T型接線、單鏈式接線和雙環網、雙輻射接線這四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對于B類供電區域,對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較高,接線方式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安全供電能力。在3T型、單鏈式、雙環網、雙輻射四種典型接線方式中,雙環網接線方式的供電安全可靠性能夠滿足要求,優于雙輻射接線和單鏈式接線,且經濟成本不高,優于3T型接線。所以雙環網接線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
過渡方案分析
3)C類供電區域
一般是雙環網接線、單環網接線和雙輻射接線這三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對于C類供電區域,需要兼顧供電安全可靠性和經濟性,應選擇滿足一定的供電可靠安全性前提下經濟性最優的接線方式。在單環網、雙輻射和雙環網這三種典型接線方式中,雙環網接線雖然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很高,但是投資經濟性太大,一般情況下不推薦采用。在單環網和雙輻射這兩種典型接線方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差別并不大,均能夠滿足基本的供電安全可靠要求。最優接線方式的選取主要由投資建設的經濟性決定,所以在均勻分布下,適合采用單環網式接線;而在條狀分布下,適合采用雙輻射接線。
過渡方案分析
4)D類供電區域
一般是單環網接線和單輻射這兩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對于D類供電區域,接線方式的選取應該以經濟性為主,可降低對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單輻射供電可靠性差,且不具備負荷的安全轉供能力,相對而言,單環網接線的經濟成本雖然略高于單輻射接線,但是會帶來顯著的供電效益,故單環網接線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
過渡方案分析
三、10kV配網接線方式
1)A+、A類供電區域
針對此供電區域的中壓配網,一般是電纜雙環網和N供1備(N=3)兩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雙環網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實現高標準的供電安全可靠性,且經濟性優于N供1備接線方式,運行更加簡單可靠,故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電纜線N供1備接線方式適用于極少數負荷極大的供電區域,以滿足負荷的安全轉移的要求。
過渡方案分析
2)B類供電區域
一般是電纜單環網、N供1備(N=3)和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這三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電纜線單環網的供電可靠安全性明顯優于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能夠滿足該類供電區域的供電要求,且經濟成本也不高,便于改造擴展、運行難度小,故電纜線單環網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
過渡方案分析
3)C類供電區域
一般是單環網和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架空線雙輻射.這三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由于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和雙輻射接線的經濟造價差別不大,但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具有更好的供電安全性,且運行難以程度和改造難度更優,所以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
過渡方案分析
4)D類供電區域
一般是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架空線單輻射.這三種接線方式。
綜合比較分析
對于D類供電區域,雖然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的供電安全可靠性更高,但是經濟成本遠高于架空線單輻射接線,而且單輻射接線便于改造擴展、運行難度小,故架空線單輻射接線為技術經濟性綜合最優接線方式。
過渡方案分析
四、分布式電源接入和配網接線方式
分布式電源接入對配網接線方式有一定影響。
1)對可靠性的影響
隨著分布式電源的接入,A類場景下各接線方式的可靠性提高,具體表現為系統平均停電持續時間減小,系統平均供電可用率提高。因為分布式電源在故障時能夠孤島運行,繼續維持一些重要負荷的供電。
對于A/A+類、B類區域中壓配電網,兩種接線方式下DG集中接入比DG均勻接入的平均故障次數、平均故障時間和系統等效停電小時數低。對于C類、D類區域中壓配電網,兩種接線方式下DG均勻接入比DG集中接入的平均故障次數、平均故障時間和系統等效停電小時數低。
從可靠性提高角度來說,DG更適合與可靠性較低的接線方式配合。
對于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區域可以考慮以DG集中的方式接入電纜線路雙環網接線。對于可靠性要求較高的B類區域可以考慮以DG集中的方式接入電纜線路單環網接線以及3供一備接線,對于可靠性要求相對較低但DG接入后可靠性提高幅度大的B類區域建議DG以集中接入的方式與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方式結合起來。對于D類區域下可靠性要求高的區域建議以DG均勻接入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對于可靠性提高角度來說,建議以DG均勻方式接入架空線路單輻射接線。
2)對經濟性的影響
對于A類中壓配電網,電纜雙環網接線的經濟性效益較差、電纜3供一備接線的經濟性效益較好。這是因為DG的接入對電纜3供一備接線的可靠性效益增加大于電纜雙環網接線;同時,DG接入對電纜3供一備接線帶來的網損效益大于電纜雙環網接線。因此A類中壓配電網中建議DG集中接入電纜線路的3供一備接線方式中。
對于B類中壓配電網,電纜單環網接線與電纜3供一備接線的經濟性效益較差、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的經濟性效益較好。這是因為DG接入對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的可靠性效益增加量大于電纜單環網接線與3供一備接線;同時,DG接入對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的網損效益增加量大于電纜單環網接線與3供一備接線。因此,B類中壓配電網中建議DG集中接入架空線路下的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方式中。
對于C類中壓配電網,電纜單環網接線的經濟性效益<架空線雙輻射接線<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這是因為DG接入對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的可靠性效益>電纜單環網接線>架空線雙輻射接線;同時,DG接入對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的網損效益>電纜單環網接線>架空線雙輻射接線。因此,C類中壓配電網中建議DG接入架空線路下的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方式中。
對于D類中壓配電網,架空線單輻射接線的經濟性效益>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這是因為DG接入對架空線單輻射接線的可靠性效益>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同時,DG接入對架空線單輻射接線的網損效益>架空線路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
同一接線方式下,經濟性隨變電站容量的變大而增加。DG接入后系統的網損隨著變電站容量的增加而減小;同時,變電站容量的增加使DG接入后帶來的可靠性效益增加。因此,在分布式電源單位負荷造價不變的情況下,系統的經濟性變好。
各接線方式的經濟性,隨著負荷密度的增大而提高,因為負荷密度越高,則線路長度越短,線路投資及運行費用也越少;
五、配網自動化和配網接線方式
配網自動化對對配網接線方式也有一定要求,主要就是接線方式不要太多太復雜。
1)對可靠性的影響
同一種接線模式下,計及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隨著負荷密度的增大而提高。這是因為在變電站容量一定的提前下,負荷密度越大,供電半徑越小,從而線路的故障率越低,表現為可靠性越高;
加入配電自動化系統后,系統平均停電次數增加。
對于A/A+類中壓配電網,總體上說,計及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電纜線雙環網接線可靠性性能遠高于電纜線N供一備接線。
對于B類中壓配電網,總體上說,計及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電纜線單環網接線與N供一備接線可靠性性能遠高于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
對于C類中壓配電網,總體上說,計及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電纜線單環網接線的可靠性水平高于架空線雙輻射接線高于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
對于D類中壓配電網,總體上說,計及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架空線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方式的可靠性水平高于架空線單輻射接線。
2)對經濟性的影響
同一種接線模式下,配電自動化系統帶來的收益成本隨著負荷密度的增大而提高。這是因為同一接線方式在變電站容量一定的提前下,負荷密度越大,供電可靠性越高,獲得的可靠性效益越好。
對于A類中壓配電網,增加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電纜線雙環網接線比電纜3供一備接線獲得的經濟性效益更好。這是因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增加使電網自身成本增加,但各接線方式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自身成本基本相同;而雙環網下配電自動化系統帶來的可靠性效益高于3供一備接線。因此,電纜雙環網接線實施配電自動化系統獲得的經濟性效益更明顯。
對于B類中壓配電網,增加配電自動化系統獲得的年均效益:電纜線3供一備接線<電纜線單環網接線<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因此,B類中壓配電網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實施配電自動化系統獲得的經濟性效益更明顯,可以優先對其進行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改造。
對于C類中壓配電網,增加配電自動化系統獲得的年均效益:架空線雙輻射接線<電纜線單環網接線<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因此,C類中壓配網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可以優先對其進行配電自動化改造。
對于D類中壓配電網,增加配電自動化系統獲得的年均效益:架空線單輻射接線<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因此,D類中壓配電網架空線多分段適度聯絡接線可以優先對其進行自動化改造。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