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震旦集團攜手上海交大、臺灣中醫大在臺北震旦國際大樓舉辦“兩岸3D打印醫療新趨勢”3D打印醫療應用交流媒體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由震旦集團領軍,邀請多位兩岸3D打印醫療領域的權威專家和專業人士,通過成功案例的分享結合雙方豐富的醫療技術和經驗,開啟3D打印在醫學界最新應用的里程碑。
“3D打印應用骨科及康復領域課程研討會”
會上同時也宣布了由三方合作的醫療聯盟組織——“上海協創數字醫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象征兩岸三方密切的合作關系,并延續震旦集團對兩岸3D醫療資源交流的影響力和貢獻。
隨后震旦集團于3月19-20日聯合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首次在臺灣舉辦“3D打印應用骨科及康復領域課程研討會”,并盛邀上海交通大學專家共同與會,來自臺灣中醫大3D打印醫療研發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部數字醫學臨床轉化工程研究中心的兩岸權威專家,分享了3D打印醫療目前的最新研究及臨床進展。
震旦集團跨界打造3D打印醫療應用新趨勢
震旦集團常務董事林樂萍表示:“近年來,我們積極拓展兩岸3D醫療市場,因為我們相信,這是未來不可忽視的醫療新趨勢。此次震旦集團以兩岸通路和3D服務經驗,結合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技術與資源,成立‘上海協創數字醫學研究中心’,共同打造一個醫療聯盟組織。我們相信在三方資源與技術的結合下,一定可以讓這個組織成為兩岸3D打印醫療發展的最佳交流平臺。”
“上海協創數字醫學研究中心”以醫學專家團隊為核心,引領在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3D打印相關課題研究,致力于加強數字醫學、骨科學、康復醫學、生物學和醫藥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展現臨床醫學方面的實際應用案例和技術發展,以服務社會大眾,造福百姓健康。
市調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3D打印醫療保健市場總額可望超過20億美元
國際調研機構Gartner指出,3D打印在醫療的發展應用已超乎預期,醫療用3D打印裝置更被點名為目前最具有潛力的3D醫療應用項目,包含牙套、矯正器、康復醫療輔具等都可以直接利用3D打印快速定制產出,徹底顛覆既有的醫療模式。而在全球市場預估方面,根據權威調研機構AlliedMarketResearch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預測,從2015年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康復醫療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26.6%的高水平。據統計,2014年全球3D打印康復醫療市場總額為5.79億美元,而到2020年這個數字更將增長到23.638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的成長前景尤其被看好,受惠于區域人口激增和大量手術置入需求,2020年亞太地區3D打印醫療保健市場預估將有超過7億美元的規模。
震旦集團大陸3D事業部羅益光總經理表示:“根據Wohlersreport2015資料指出,未來3D打印整體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212億美元;因應工業4.0時代的來臨,3D打印作為推動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受到廣泛關注,而震旦集團更關注的則是相關產業的應用解決方案如何有效整合,通過導入專家團隊的聯盟資源為更多有實際應用需求的企業提供專業全面的服務。”
3D打印醫療成功案例再創醫學界新突破
震旦集團特別邀請兩岸3D打印醫療領域的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戴尅戎院士以及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打印醫療研發中心榮譽主任王緒斌博士,分享3D打印醫療應用的最新發展和成功案例。王緒斌博士指出:“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擁有龐大的醫療市場,在與震旦集團的合作之下,已躍升為臺灣擁有最多案例的醫療機構。過去一年來,從頭蓋骨的修復、顱顏面的整形手術、甚至人工關節置換等超過70個臨床案例皆已導入3D打印技術,并獲得醫院和病患兩方極高的評價。其中一個案例,是一名65歲的蔡先生2年前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后,接受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后卻出現傷口愈合不良、紅腫熱痛的癥狀。6個月后,傷口開始化膿,經反復清創和打點滴以抗生素治療,仍無法控制感染問題,身心飽受折磨。蔡先生后來轉診到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醫師檢查發現他的血液感染指數極高,X光片顯示人工膝關節松脫,于是安排手術將所置換的人工膝關節拔除,徹底清除感染組織及壞死骨頭后,再置入由骨科部與本院3D打印醫療研發中心設計改良過的‘可動式抗生素骨水泥關節’。手術很成功,蔡先生膝蓋活動良好,可以自由地彎曲伸直,感染也獲得控制。3個月后,他再次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順利出院結束先前的惡夢,回到正常生活。”
戴尅戎院士則表示:“3D打印的技術,讓我們在定制化的醫療得到了保證。從骨盆、脊椎重建到口腔頜面外科治療都已有3D打印醫療應用的成功案例,手術過程不但方便且非常快速。我期望未來能通過與震旦集團密切的合作,讓兩岸3D打印醫療應用資源和技術都能擁有進一步的突破。”
“3D打印應用骨科及康復領域課程研討會”于3月19-20日舉行
為促進3D打印在臨床治療上的轉化應用,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教育部數字醫學臨床轉化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九院3D打印技術臨床轉化研發中心、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院聯合主辦、震旦集團承辦的“3D打印技術臨床轉化應用首屆學習班”去年12月在上海隆重開班后得到了業界的熱烈反響。本次由震旦集團攜手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3D打印醫療研發中心所主辦的“3D打印應用骨科及康復領域課程研討會”在3月19-20日于臺中金典酒店舉行。此次研討會首次集結享譽兩岸和國際知名的權威專家、學者和企業共襄盛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全球3D打印領導品牌Stratasys,都派出各領域專家暢談最新3D醫療案例和技術分享,震旦集團則由旗下臺灣和大陸3D事業部代表出席與會,并由臺灣3D事業部紀崇楠總經理帶領旗下專業技術人員講師,為聽眾帶來最專業的3D打印醫療應用議題內容分享。
此次會議不但展現震旦集團對于促成兩岸3D打印醫療資源交流的決心,更可見3D打印在醫療應用上最新的革命性突破和進展。3D打印是震旦集團成長最為迅速的事業部之一,也期許能通過與兩岸3D打印權威專家和醫療體系的密切合作,持續推動兩岸3D打印資源整合,共創醫學界的新進程。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