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在《Biomaterials》雜志上發表《使用多肽改良的結冷膠3D打印類似大腦的層狀結構》,表明有望培養出用于科學研究的人工大腦。
多肽改良的結冷膠
人類的大腦由1000億個神經細胞組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器官。科學家對大腦進行研究時通常只能借助動物模型,然而動物大腦與人類的大腦有差異。為了能夠更科學的認知與大腦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更好的科研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在制藥行業,生物3D打印的人工肝臟已經用于藥物的毒性測試了,相比動物模型可以將獲得更精準的測試數據。那么,科學家能不能使用類似的技術培養出用于科學研究的人工大腦呢?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of Wollongong)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近期發表在《Biomaterials》雜志上的一項科研成果讓人看到了希望。
研究團隊發表在《Biomaterials》雜志上的論文題目是:《使用多肽改良的結冷膠3D打印類似大腦的層狀結構》(3Dprintingof layered brain-like structures using peptide modifiedgellan gum substrates)。多肽改良的結冷膠是一種生物材料,由假單孢菌(Sphingomonaselodea)生成的一種物質,常被微生物學實驗室用作膠凝劑。研究團隊將這種材料和腦細胞混合在一起,作為生物3D打印的墨水打印出分層的三維結構。研究發現,結冷膠為腦細胞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腦細胞逐漸生長出類似網絡的功能,與人類大腦相似。
生物3D打印三維大腦模型
這樣的生物3D打印三維大腦模型將幫助科學家更清晰的了解大腦結構,推動于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腦神經疾病的研究。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只能培養出二維的腦結構。相比之下,三維大腦模型更接近人類真是大腦結構,有利于科學家觀察生物系統的能力、更好的理解疾病的生物學原理,以及研究治療疾病的方法。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