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技術上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體系,同樣,可應用的行業也逐漸擴大,從產品設計到模具設計與制造,材料工程、醫學研究、文化藝術、建筑工程等等都逐漸的使用 3D打印機技術,使得3D打印機技術有著廣闊的前景。不斷提高3D打印技術的應用水平是推動這項技術發展的重點。
優點:一是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節省材料,不用剔除邊角料,提高材料利用率,通過摒棄生產線而降低了成本;二是能做到很高的精度和復雜程度,除了可以表現出外形曲線上的設計;三是不再需要傳統的刀具、夾具和機床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四是它可以自動、快速、直接和精確地將計算機中的設計轉化為模型,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從而有效的縮短產品研發周期;五是3D打印能在數小時內成形,它讓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實現了從平面圖到實體的飛躍;六是它能打印出組裝好的產品,因此它大大降低了組裝成本,它甚至可以挑戰大規模生產方式。
缺點:任何一個產品都應該具有功能性,而如今由于受材料等因素限制,通過3D打印制造出來的產品在實用性上要打一個問號。①強度問題:房子、車子固然能“打印”出來,但是否能抵擋得住風雨,是否能在路上順利跑起來?②精度問題:由于分層制造存在“臺階效應”,每個層次雖然很薄,但在一定微觀尺度下,仍會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一級級“臺階”,如果需要制造的對象表面是圓弧形,那么就會造成精度上的偏差;③材料的局限性:目前供3D打印機使用的材料非常有限,無外乎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料等。能夠應用于3D打印的材料還非常單一,以塑料為主,并且打印機對單一材料也非常挑剔。
目前,3D打印技術已在工業造型、機械制造、航空航天、軍事、建筑、影視、家電、輕工、醫學、考古、文化藝術、雕刻、首飾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隨著這一技術本身的發展,其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展。3D打印技術的實際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設計領域
在新產品造型設計過程中的應用3D打印技術為工業產品的設計開發人員建立了一種嶄新的產品開發模式。運用3D打印技術能夠快速、直接、精確地將設計思想轉化為具有一定功能的實物模型(樣件),這不僅縮短了開發周期,而且降低了開發費用,也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先機。
建筑設計領域
建筑模型的傳統制作方式,漸漸無法滿足高端設計項目的要求。全數字還原不失真的立體展示和風洞及相關測試的標準,現如今眾多設計機構的大型設施或場館都利用3D打印技術先期構建精確建筑模型來進行效果展示與相關測試,3D打印技術所發揮的優勢和無可比擬的逼真效果為設計師所認同。 機械制造領域 由于3D打印技術自身的特點,使得其在機械制造領域內,獲得廣泛的應用,多用于制造單件、小批量金屬零件的制造。有些特殊復雜制件,由于只需單件生產,或少于50件的小批量,一般均可用3D打印技術直接進行成型,成本低,周期短。
模具制造領域
例如玩具制作等傳統的模具制造領域,往往模具生產時間長,成本高。將3D打印技術與傳統的模具制造技術相結合,可以大大縮短模具制造的開發周期,提高生產率,是解決模具設計與制造薄弱環節的有效途徑。3D打印技術在模具制造方面的應用可分為直接制模和間接制模兩種,直接制模是指采用3D打印技術直接堆積制造出模具,間接制模是先制出快速成型零件,再由零件復制得到所需要的模具。
醫學領域
在醫學領域的應用近幾年來,人們對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較多。以醫學影像數據為基礎,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人體器官模型,對外科手術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文化藝術領域
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應用,3D打印技術多用于藝術創作、文物復制、數字雕塑等。
航天技術領域
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空氣動力學地面模擬實驗(即風洞實驗)是設計性能先進的天地往返系統(即航天飛機)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該實驗中所用的模型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又具有流線型特性,采用3D打印技術,根據CAD模型,由3D打印設備自動完成實體模型,能夠很好的保證模型質量。
家電領域
3D打印技術在國內的家電行業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與應用,使許多家電企業走在了國內前列。如:廣東的美的、華寶、科龍;江蘇的春蘭、小天鵝;青島的海爾等,都先后采用3D打印技術來開發新產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D打印技術的應用很廣泛,可以相信,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它將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