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生產是制藥企業提升產品安全性的一種關鍵生產模式。而密閉設備的設計是基于風險的解決辦法。設備廠家需要針對藥物所需的工藝和工廠條件,比如法規、布局和工業目標,對關鍵和潛在的風險進行初步分析。
業內表示,密閉性生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能源,節約投資,符合GMP要求,比如阻止生產過程中對藥物可能造成的各種污染以及可能影響環境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等。
隨著國內醫藥行業要求的不斷提升,制藥產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密閉性生產模式越來越受青睞,密閉型設備市場也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不過,當前國內的密閉型設備還存在技術上的缺陷。而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固體制劑中的混合、制粒、干燥等工序中,其開發運用的設備密閉生產和多功能技術性能良好,操作人員只需用氣流輸送將原輔粒加入料斗和管理壓片操作,其余可在控制室經過一個管理計算機和控制盤完成。
因此,在差距面前,我國密閉型設備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制造廠家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業內表示,按照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密閉性應作為高活性藥物生產工藝設備設計的一部分。在保證進出料嚴格密閉情況下,還需要考慮到腔體壓力的釋放和內部氣流的流通,物料上料采用密閉的真空輸送方式,達到無塵、連續、密閉標準的要求。
據了解,國內有部分廠家在推出生產和研發用設備的同時,也開始推出各類高密閉固體制劑線,滿足市場需要。
例如,有廠家推出的密閉型膠囊充填機,產能比一般膠囊填充機更高,可安裝多個計量工作站,從而實現在同一粒膠囊內完成不同種類的藥物充填。該設備具備靈活多樣的混合充填模式,可實現多種物料的混合充填,除滿足標準化的計量組合外,企業還可根據用戶的要求,開發特殊的混合充填模式。
該廠家表示,為實現密閉生產,該款膠囊填充機采用高活性藥粉密閉進料,密閉腔體采用充氣密封圈,并且斷電后不泄氣,保證完全密閉和生產區域隔離。
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初中高效過濾器的凈化空氣,由送風機送到主機內部,排風經過除塵器與袋進袋出中高效過濾器過濾后,由排風機排到室外。
另外,所有接觸產品的部件在拆除前可以根據操作風險控制分析,進行潤濕或更嚴格和更復雜的在線清洗,防止交叉污染等問題出現。
總得來看,隨著我國對藥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更加嚴格,密閉性生產也成為保障產品安全、無污染的重要生產模式。因此,密閉性設備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國內制藥裝備企業在設備的密閉性設計方面還需要和國外精密設備廠家學習,在設備的靈活性等方面也有待提升。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