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文強調,從8月到12月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行動,其中,醫藥、保健市場等領域仿冒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被列為嚴查范圍之內。根據此文件,今年下半年我國醫藥行業整頓風暴將持續高漲。
業內表示,2019年以來,各相關部門對醫藥行業反不正當競爭風暴不斷升級,而此次國家市場監管部門高調入局,更是將醫藥行業整頓推向新的高峰。
隨著醫藥行業整頓風暴的持續,醫藥行業市場將得到進一步凈化,一些落后的產能將被淘汰升級,醫藥產業集中度將得到大幅提高。
整頓風暴持續升溫,醫藥行業潛心研發才是正道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將此項工作有機融入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查辦一批具有典型意義、嚴重影響競爭秩序、侵害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案件。”本次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力,違規企業將成為被查處的典型。面對整頓風暴,那些投機取巧、歪門邪道的伎倆將無處藏匿。醫藥企業只有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專心做研發,擴大產品管線,提高醫藥質量,才是正道。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源動力,進入2019年以來,我國醫藥行業面臨帶量采購政策持續推進,財務核查風暴愈演愈烈,醫藥行業分化不斷加劇等局面,企業要想突出重圍,加大研發投入是根本途徑。
據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并在研發創新上加大投入。如CDE新發布的藥物審評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僅抗腫瘤領域便新申報60個品種,此外也有多個產品以創新為由被納入優先評審。
對于在醫藥研發的投入,某企業負責人也表示,未來三年將對研發投入從目前的占工業消費收入的7%提升至10%,重點加大在抗腫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經、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領域的藥品研發投入。
隨著醫改的穩步推進以及整頓風暴的持續推進,我國醫藥行業以傳統銷售為主的擴張模式將難以為繼。近年來,國內藥企也日漸認清該問題,一些企業開始不斷進行創新升級。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我國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為40%。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來看,我國醫藥行業總體研發投入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為將我國建設成醫藥強國,企業仍需持續加注醫藥創新研發投入。有行業人士還指出,藥企不僅要加大研發投入,而且還需要具備充足的資金儲備,對營銷結構進行及時調整,從而確保創新更上一層樓,在洗牌戰中得以存活。
抵御“整頓風暴”,制藥設備行業也助藥企一臂之力
所謂“唇亡齒寒”,“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制藥設備行業作為醫藥行業的上游產業,與醫藥產業發展休戚相關,面對整頓風暴高潮,制藥設備又如何能獨善其身。
為抵御整頓風暴,我國制藥設備行業也開始不斷發力。業內表示,面對暴風雨來襲,醫藥產業需要潛心投入研發之中,大力提高產品質量。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做好產品研發,又怎能少得了先進的制藥設備做支撐。
如儀器的精度決定了對產品測量的準確性;壓片機設計不合理就會出現裂片,片劑內部密度不均勻等問題;粉碎機技術落后往往會出現粉碎細度不均勻,污染大等問題。
制藥設備對于醫藥生產來說意義重大。為提高制藥質量,保障人們的用藥安全,我國制藥設備企業需要不斷學習和引進新技術,并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嚴格按照標準和正確的經驗執行,從而推動制藥設備質量與效率同時提升。
據了解,如今我國制藥設備行業通過多年的進步與發展,開始不斷為藥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為藥企解決工藝上的難題,并滿足藥企個性化需求。
如某企業項目負責人表示,“曾有一客戶要求我們在面積較大的無菌灌裝區域內每分鐘灌裝50ml~1L的藥劑瓶灌裝,灌裝時不得出現灌裝量和灌裝重復精度方面的妥協。其還要求灌裝設備能完成不同產品、不同批量的灌裝,保證灌裝設備具有CIP 原位清潔和SIP 原位消毒的能力……”“面對客戶的高標準要求,我們沒有妥協,而是通過不斷的創新研發,最終使得這一設備成功設計。”
面對行業發展的高要求,面對監管的日趨嚴格,面對整頓風暴的強勢來襲,我國制藥裝備裝備行業更應該發揚這種不認輸,不妥協的創新精神,從而為醫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設備支撐。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