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現有的電力用戶抄表系統在從電表或采集終端到抄表集中器的本地通信方式上,大都采取的是485布線、窄帶低頻電力線載波或無線的通信方式,這些抄表系統或者是施工量太大,不方便大范圍實施(如485布線);或者是受電力線負載特性的影響較大,而造成通信信道的不穩定不可靠(如窄帶低頻電力線載波),它們的共同弱點都是帶寬過窄、速率過低、實時性差、不能實現雙向快速通信等,因此已建系統的實用化程度低,無法滿足供電公司建設用電信息一體化采集平臺的需求,更不能滿足用電預付費、斷復電和防竊電等更高層面上的管理需求。因此,供電公司要打造適合于各層面、各專業共享的用電信息一體化采集平臺,能夠滿足線損的統計與計算、供電用戶用電負荷曲線分析和異常用電情況查詢,實現對電力用戶的遠程通斷電控制和預付費管理等更高的管理需求,就必須升級智能電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通信方式,以確保系統的數據通信是實時的、快速的、可靠的、穩定的;而如同其它工商業用戶信息與控制網絡一樣,網絡HPLC化將是是智能電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發展的必然方向。低壓電力線HPLC通信技術指載波信號頻率范圍>1MHZ的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低壓電力線HPLC通信占用頻帶寬,數據傳輸速率高,數據容量大,雙向傳輸,無需另外鋪設通信線路,安裝方便、可以方便地將電力通信網絡延伸到低壓用戶側,實現對用戶電表的數據采集和控制,適應性好。
8月12日,在河北電力計量中心HPLC(高連載波)通信單元檢測流水線上,靈活的機器手臂快速抓取,成批的HPLC(高速載波)通信單元有序接受檢測。在這條流水線上,每天有2萬只HPLC通信單元完成檢測。
今年,河北電力科學研究院加快HPLC通信技術推廣應用,于6月24日投產運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個HPLC通信單元自動化檢測系統,并完成與省級計量生產調度平臺的數據交互,實現了HPLC通信單元的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與質量管控。
據了解,HPLC通信單元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重要元件,相比于傳統的窄帶電力載波設備,具有通信速率快、數據容量大等特點,能夠支撐數據高頻采集、電能質量分析等功能的開發及應用,是客戶側泛在電力物聯網感知層建設工程的重要基礎設備。與電能表、采集終端的檢測相比,HPLC通信單元的檢測具有周期短、需求數量大等特點。
河北電科院攻關團隊全面優化調度策略,改進接駁設計和輸送布局,提升檢測流水線的物流供應能力。整套HPLC通信單元自動化檢測系統主要包含倉儲接駁、系統輸送、自動上下料、外觀檢查、功能檢測等功能單元,能夠開展通信協議測試、功耗測試及互換性、電源適應性和外觀等項目的自動化檢測。為提高檢測效率,系統采用了圖像識別技術實現批量身份識別,加快物流運轉效率,創新檔案預處理模式,減少了模塊組網時間。
河北電科院將按照公司通信單元的相關檢驗標準,加快HPLC通信單元的全檢檢測,嚴把質量檢測關,繼續開發及完善采集深化應用功能,提升HPLC通信單元的高級應用支撐能力,確保2019年度HPLC通信單元推廣應用工作順利完成。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