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網絡購物已然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物流快遞業快速崛起,包裝產業也迎來了巨大變化。可以說,包裝的價值正在從傳統的保護產品、產品介紹和使用說明發展成萬物互聯的載體和供應鏈優化的重要環節。
目前,中國包裝生產基本是傳統機械化設備,包括包裝機、灌裝機、打碼機、封口機、貼標機等,顯然無法完全滿足當下市場需求。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新技術加速應用的背景下,包裝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已是大勢所趨。
智能化包裝,是指在包裝制作的過程中使用特殊結構、新型材料與技術,或加入集成原件,使包裝在滿足傳統包裝功能的基礎上,對產品的質量、流通安全、使用便捷等功能中的某個方面進行積極的干預與保障。
我國包裝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已經達到一定高度,為接下來的智能化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包裝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智慧物流發展持續提速的影響下,中國包裝設備的智能化將得到快速推進。
從應用領域來看,智能包裝幾乎覆蓋了所有產品范疇,包括食品、藥品、飲料、生活用品、快遞包裝等。數據顯示,2015-2018年中國智能包裝市場規模逐漸增長.到2022年,中國智能包裝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
包裝行業與包裝設備的智能化升級,不僅可以幫助解決人力成本、運營成本高昂等難題,還可以助力中國包裝產業的變革,并為電子商務等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與此同時,智能包裝的發展還能帶動整個包裝生態鏈的轉型升級。
目前,一些企業已經積極開展智能包裝產業布局。2019年10月,裕同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在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投資6億元建設智能包裝產業基地,項目建成后將主要生產經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自動化產品,新材料成型制造產品,智能包裝產品等。
因此,推動智能包裝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包裝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我國應當積極把握在的機遇,大力研發智能包裝技術,適應未來產品包裝的新形勢,創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包裝,提升產品的價值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當然,在發展智能包裝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泡沫化”問題,切忌“脫實向虛”、“一哄而上”。眾多盲目的智能包裝“狂歡”實際隱藏著諸多潛在的風險。部分以智能包裝為名的炒作,其實也可能帶來較大的危害。倘若過度炒作,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或者其他危害,其實對整個包裝行業不利。
所以,相關企業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以技術創新為依托,以品牌建設為導向,扎扎實實發展包裝智能化,打造優質的智能包裝產品。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智能包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避免出現一些“激進后遺癥”。
一旦我國的智能包裝產業成長壯大,在提升國內包裝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將為電子商務、快遞物流、食品藥品等行業帶來相當利好。特別是在提倡綠色環保的背景下,智能包裝的發展也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更好地保護自然環境,為建設綠色中國、智能中國提供強大驅動力。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