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消息,總部位于底特律安阿伯的行業自動化協會公布了2019年美國工業機器人的出貨數據,出貨量下降到23758臺,降幅超過16%。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美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首次下降。去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就曾預測,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與2018年的42.2萬臺相比會有較大回落。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發表論文指出法國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雖然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率,但是將會導致企業裁員的發生。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稱,機器人的采用對于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影響尤為明顯,因為這些地區的中產階級通常建立在與高生產率相關的日常勞動的基礎上。
一、崗位增長速度趕不上失業速度
美國NBER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法國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可以使制造業提高生產率和利潤率,但要以犧牲職工工作為代價。
在一篇名為“與機器人競爭:法國的公司級證據(Firm-Level Evidence)”的論文中, Daron Acemoglu、Claire LeLarge和Pascual Restrepo三位經濟學教授通過分析55,390家法國制造公司來研究使用機器人所帶來的經濟影響。
根據他們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0年至2015年間,共有598家法國公司部署了工業機器人。研究人員發現,正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采用機器人的公司隨著其利潤率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普遍都在進行裁員。
雖然機器人的采用也在這些公司內部創造了一些新的就業機會,但新職位的增長速度遠遠無法趕上裁員的速度,因此失業問題就愈發突顯。
該論文指出,即使采用機器人的公司增加了一些新的就業機會,但機器人的使用仍然在市場層面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2017年,Acemoglu和Restrepo在美國也進行了類似的分析,結果發現機器人的使用降低了工人的平均工資水平。上述這些最新研究反駁了“自動化技術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一說法。但事實尚無定論。
二、發達國家中產階級受影響最大
麻省理工學院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McAfee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說:“ Acemoglu教授和他的團隊所持有的一個觀點我一直非常認同,就是技術對于就業的影響是復雜的,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McAfee強調說,認為自動化一定會減少工作崗位或者一定會增加工作崗位的想法都過于簡單了。
McAfee發現,在當前經濟增長時期,人們通常不會認為機器人會影響就業。但法國發生的一切表明,采用機器人可能的確會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他對此做出解釋說,機器人的采用對中產階級的影響尤為明顯。在美國、法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中產階級通常建立在與高生產率相關的日常勞動的基礎上。流水線工人對于生產效率的貢獻很大,并且通常會拿到較高的薪水。
McAfee說,多數中產階級的工作通常會因為工會而受益匪淺,但現在這些工作都已經變得自動化,而零工經濟(gig economy,自由職業)又無法提供相同的生產效率或利潤率。
他說:“外賣快遞員的收入更少,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份工作價值不高。但是當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很低時,你期望給他的工資就會降低?!?/span>
結語:自動化是每個企業都要思考的問題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研究表明工業自動化浪潮勢必會引發失業現象的發生。雖然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cAfee所說,在經濟高增長時期這一矛盾不會突顯,但它是始終存在的。
對于自動化能夠帶來的新崗位的探索是每個工業企業都要思考的。其實不僅僅是工業,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經席卷全球許多年,很多的崗位都在逐漸走向自動化、無人化。舊崗位留下的職工和新崗位需求的人才,將是每個企業都要面對的。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