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口袋妖怪 Go發布以來,吸引全球無數的玩家走到街頭抓捕“小精靈”。不僅大眾消費者對其愛不釋手,創投圈對于增強現實技術(AR)的熱情也一路高漲。
在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增強現實技術也不甘落寞,憑借一個爆款游戲高調走入大眾視野。不過在目前的實踐中AR技術與設備仍并不成熟,但并不妨礙多家科技巨頭們發力AR領域。
機構數據也顯示了對AR市場的普遍看好,據Digi-Capital的數據,至2020年,AR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美元。
創業公司扎堆AR創業
AR是現實世界疊加虛擬世界,實現“虛實結合”,技術實現難度遠大于VR。AR除了要求解決顯示技術(全息投影、透明顯示等)外,還要注重感知技術。
7月19日,聯想對外透露,計劃與聯想樂基金參投的樂逗游戲共同開發一款國產AR手游,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推出。
在國內,科技巨頭如此積極布局AR業務并不多見。除了聯想,目前僅有百度對外發布過AR產品,中國的AR創業大旗更多地還是由創業公司扛起。據ARinChina網站的不完全統計,如今國內從事AR應用開發的企業有200多家。
國內誕生了影創科技、亮風臺、奧圖科技等一大波研發和生產AR顯示設備的公司,同時也誕生了牛視科技、靈犀AR等致力于某細分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家。對比同樣火爆的VR市場,這個數量并不算多,也沒有誕生一款現象級設備或者內容,但AR市場的增長速度卻被更加看好。
據Digi-Capital的數據,至2020年,AR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美元,VR市場規模則僅300億美元。巨大的市場潛力,加上爆款游戲的成功刺激了創業者躁動的內心,紛紛涌入掘金。
AR市場增長被看好
目前,AR硬件發展的驅動力源于計算機處理器、顯示技術、傳感器、移動網絡速率、電池續航等多個領域的技術進步。
國內外主流的AR硬件設配,主要包含頭戴式顯示器、空間增強現實(SAR)系統、固定式AR系統、手持設備、智能眼鏡、智能透鏡幾種,當然,作為消費者接觸AR的入口,頭戴顯示設備還是主流。
就出貨量而言,AR設備目前的數量與VR還有較大差距。ABI-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5年AR的出貨量約為117萬臺,預計到2020年達到2100萬臺。在其孿生兄弟VR領域,市場普遍判斷今年VR頭顯設備的銷售量就可能會超過1000萬臺。
由于技術的限制,目前市面上沒有一款成熟的面向消費者市場的AR產品,但一旦有成熟的AR產品推向消費者市場,則可以在旅游、教育、醫療、建筑、設計、游戲等眾多領域有著廣泛的運用空間。
現實數據雖然不太樂觀,但增速卻喜人。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VR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增強現實(AR)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美元。報告還預測,AR硬件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90%,頭顯設備將成為AR市場規模增長的主力軍,2016年到2024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0%。
一些公司正在努力提高AR設備元件的質量,例如谷歌已與芯片廠商合作生產Android手機的攝像頭組件和處理器。2016年,索尼、微軟等公司的硬件設備將實現商業化,至2024年將有望實現持續增長。
在營收上,AR產品也頗被看好,2011年,全球AR營收僅為1.81億美元。但最新預測顯示,到2017年,AR市場營收將增長至5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逼近100%。隨著大量資金注入AR項目及AR創業公司,尤其是隨著谷歌、高通、微軟等大公司的入場,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就能等來AR大眾消費級硬件的集中爆發。
國際巨頭重金布局AR
與頻繁出鏡的VR技術不同,AR的發展史鮮被提及。2012年谷歌發布的谷歌眼鏡也標志著AR第一次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關注。
國際上的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向AR技術拋出了繡球,英特爾領投了AR解決方案廠商Total Immersion,谷歌、高通等5.4億美元投資了Magic Leap,微軟推出了HoloLens,蘋果也在不久前收購了Metaio。
巨頭重金入局,對于AR市場的看好不言而喻,在資本助力之下,一批備受矚目的明星公司也受到了全球關注。
在AR頭盔方面,就先后誕生了谷歌眼鏡、Meta 2、HoloLens 等設備,除了已停產的谷歌眼鏡,目前市面上并沒有一款消費者版本發布,但AR愛好者對其期待卻絲毫不減。在行業應用和基礎技術的研發方面,也誕生了Daqri、Magic Leap、Cardboard AR等明星創業公司。
鏈接
AR領域部分明星產品和公司
谷歌眼鏡
Google Project Glass(谷歌眼鏡)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發布的一款“拓展現實”眼鏡,它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售價為1500美元。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鏡的“探索者”項目。
HoloLens
Meta眼鏡
Meta增強現實眼鏡由Meta公司研發。Meta公司創立于2012年,目前已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B輪的投資方包括騰訊、聯想等國內一線企業。2016年3月,開發者版Meta 2在官網開放預訂。
Magic Leap
在AR領域,Magic Leap可謂出盡風頭,一款正式的產品都沒發布,僅僅兩段“直接利用Magic Leap技術”實現的視頻就俘獲了無數粉絲。公司今年獲7.935億美元投資,阿里、谷歌都參與本輪融資。
Blippar
Blippar于2011年在倫敦成立,主打廣告市場,通過AR技術,幫助品牌商將其平面廣告變成可交互的虛擬廣告。2016年3月,Blippar在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5400萬美元。
Daqri
Daqri于2010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專注研發應用于工業生產的增強現實設備,Daqri智能頭盔配備了電子顯示屏的工業安全帽,機身前后配有英特爾RealSense深度傳感器,并搭載了熱成像相機。Daqri公司還收購了4家與AR相關的工作室,包括一家增強現實技術公司ARToolworks、一家頭戴顯示器生產商1066Labs、動態全息技術的英國公司Two Trees Photonics和一家專注腦電圖跟蹤廠商Melon。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