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監測半導體行業的分析師稱,半導體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出現供應短缺。
今天,芯片應用于各種產品中,從游戲機PlayStation 5S和電動牙刷,到洗衣機和鬧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芯片的供應一直不足,并且沒有減弱的跡象,導致一些人將當前的危機稱為 "芯片末日"。
Forrester咨詢公司的副總裁Glenn O'Donnell認為,這種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
他表示,由于需求保持在高位,而供應持續受到限制,預計這種短缺將貫穿2022年,并延續到2023年。
O'Donnell預計,配置于電腦的高級芯片在需求方面未來一年會下降一些,但不會太多。
同時,他預計,數據中心需要購買更多的芯片。
"隨著云計算和加密貨幣挖礦的業務持續增長,我們將見證芯片需求進入繁榮期,"O'Donnell稱。
同時,Plurimi投資經理公司CIO Patrick Armstrong上周表示,芯片短缺將持續18個月。
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臺積電(TSM.US)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今年6月將能滿足汽車方面對芯片的需求。然而,Armstrong認為這很具有挑戰性。
"如果關注福特、寶馬、大眾,就會了解到由于芯片上的短缺,他們的產能遇到了瓶頸”,他說。
Gartner的分析師Alan Priestley認為芯片行業提高產能需要一段時間,并且芯片短缺不會是長期性的。
事實上,英特爾公司在3月份宣布,它計劃花費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兩個新的芯片工廠。英特爾還表示,如果得到公共資金方面的資助,將會在歐洲建立一個工廠。
Priestley表示,新廠房建造對于產能提升效果需要花兩至三年的時間體現。
與此同時,德國芯片制造商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則在上周表示,雖然供需方面需要時間重新達到平衡,但并不需要兩年的時間。同時,他認為芯片的產能將會在2022年提升,并期望短缺的情況會在下一年得到改善。
瑞士信貸全球經濟和戰略總監Wenzhe Zhao在上周三的一份說明中表示,最近的芯片短缺鼓勵了芯片制造方方面的庫存囤積,擴大了需求和供應之間的缺口。
Zhao表示,新的產能要到2022年或以后才會上線,并補充道,除了調整訂單、生產計劃和價格之外,幾乎無法解決今天的短缺問題。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