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的通知》,提出為落實《“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加強智能制造前瞻性和戰略性問題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和支撐能力,決定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并公布主要職責和人員名單。
專家委由100余位來自相關高校院所、行業組織和企業的院士、專家組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擔任主任委員,分設戰略與政策組,裝備、軟件與解決方案組,行業應用組,標準、網絡與安全組,秘書處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東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高級顧問祝憲民為行業應用組組員。
專家委主要職責是為國家制定智能制造相關的戰略、規劃、政策等提供支撐,為各地方推動智能制造發展提供咨詢服務,開展智能制造理念普及、成效宣傳、經驗推廣等活動,推動構建完善的智能制造發展生態。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對外發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兩步走”,即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也提出,要加強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區塊鏈等智能制造應用關鍵供應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深入融合,提升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能力。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及生產方式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為目標,基于5G、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以紡織成套裝備研發為重點,加快發展紡織領域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推進裝備、軟件、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以紡織裝備數字化和信息互聯互通為基礎實施紡織行業智能制造重點工程。
俞建勇對此表示,在疫情、成本、用工、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紡織行業逐漸邁入數字紅利、網絡紅利、智能紅利時代。自主智能紡織制造系統、全產業鏈融合智能生態是紡織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為建設高質量的紡織制造體系,推動行業時尚發展和品牌建設,智能制造成為“十四五”期間紡織行業五大重點發展工程之一。
據了解,下一步,專家委將圍繞智能制造裝備、工業數字孿生、工業人工智能、先進工業網絡等重點方向,充分發揮智力資源優勢和高層影響力,積極匯聚社會資源,組織開展研究咨詢、交流推廣等工作。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