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病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將要面對機器人醫師。由科技大廠 IBM 主導的 IBM Watson Health 公司,正在開發一項可以根據腫瘤基因定序以及機器學習,來給予病患個人化癌癥療程推薦的服務。這項服務服務包含整合三大機構:提供專業病理學家以及基因定序的 Quest Diagnostics 公司、提供最新腫瘤基因療法相關資訊的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精準腫瘤學數據庫以及 IBM Watson Health 提供每月可更新 1 萬筆生物醫學文章及 100 份臨床試驗資料的超級電腦。
醫療的發達讓我們知道癌癥的發生與基因突變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癌癥治療藥物針對基因做設計,也的確達到了以往一般癌癥藥物所做不到的極佳療效。但每名患者的疾病與基因都不盡相同,擬訂一名病患的精準醫療療程需要特殊的專業知識以及耗時的大量數據解讀,這也是目前臨床醫師所面臨的挑戰,透過這樣的合作,讓醫師不需要單獨面對這些龐大的數據。
服務的流程會由 Quest Diagnostics 公司先接受病人的檢體進行基因定序,并將定序資料輸入 IBM Watson Health公司的超級電腦中,由電腦去鏈接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的數據庫及相關科學文獻、臨床試驗,經由大數據分析獲得該患者最佳基因治療療程,再由 Quest Diagnostics 公司的病理專家確認報告之后,才將最后結果發給臨床醫師,由醫師決定最終病患所使用的療程。
這項服務還有另一個優點,就是不論病患所本地是都市或鄉下,都可以利用網絡來取得服務,讓精準醫療不再只是都市或特定醫療重鎮獨享的權利,而是可以真正落實到各地。
根據 TrendForce 分析指出,像 IBM 這樣科技的大廠跨足醫療領域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以 IBM 本身為例,除了與 Quest Diagnostics 公司合作的本案,該公司也另外有和醫療器材大廠美力敦(Medtronic)及嬌生(Johnson & Johnson)合作。大家所熟知的 Google、Apple、三星等公司也都積極切入醫療領域,在這些科技大廠的參與整合下,醫療的數碼化、精準化已然是個趨勢。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