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模型,是對網格計算、并行計算和分布式計算等計算方式的一種商業運用,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海量的數據處理,為網絡服務提供強大的服務保障。云計算之所以被稱之為“云”,原因之一在于對使用者而言,不需要了解也可能無法了解云計算中所運用的網絡元素,完整的計算過程仿佛遮了一片“云”。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中所匯集的計算、存儲、數據以及應用等資源不斷擴大。如果能夠搭建出一個可以共享使用的網絡資源池,用戶就能更加有效的使用網絡上的各類資源,我們把云計算中所搭建的這種計算資源共享池就稱之為“云端”。
簡單來說,云計算就是將互聯網中千千萬萬的計算機統籌起來,一同在云計算的模式下運行。但是云計算所使用的應用并不在個人計算機上運行,而是在云計算的服務器集群中運行。因此,云計算可以讓個體乃至中小規模的企業無需購買大量設備、獨立搭建平臺的基礎上獲取強大的計算服務。云計算模式的優勢非常明顯,可以多人共享資源池,提高互聯網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用戶獲取服務的成本,提高了計算服務的靈活度,既可以按照需要自助變更服務,也可以使用多種終端設備訪問,硬件束縛少。
Wikipedi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International
在云計算這種模式下,用戶不需要具備互聯網專業知識也能夠輕松使用,降低了互聯網計算服務的準入門檻,使得用戶及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精力與資金投入到其擅長的領域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土壤。
云計算自19世紀60年代被提出以來,到現在已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云服務的存在,例如百度網盤、蘋果手機的iCloud等。阿里巴巴、騰訊、快手等科技企業也在其運行架構中引入了云計算,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推進,各項數字技術不斷發展,云計算的應用潛力也將被不斷挖掘。例如:
云計算可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足夠多的數據與足夠強大的計算服務,打破人工智能在深度學習領域上的瓶頸,促進人工智能的發展。而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可以幫助云計算優化中心系統的管理,提高云計算運行效率,降低能耗,提高系統自愈及防御能力,二者協同發展。
云計算對于智慧城市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智慧城市的建設會涉及到海量的電子終端與網絡數據,如何存儲、處理、傳輸這些數據對于智慧城市的運行而言舉足輕重。而云計算可以統籌海量終端、按需控制、共享資源等特點,正好可以滿足智慧城市的運行需求。
目前,我國的云計算技術在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在一些層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得益于中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與政府對于云計算的重視,中國的云計算能力快速增長。例如,北京在2010年建成的超級工業云計算平臺,占地300平方米,包括42個柜機、436臺服務器,可以達到每秒鐘數百萬億次的超強處理能力。而在2020年,西藏云計算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營。該中心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云計算中心,共分為三期,整個項目占地64.5萬平方米,預計全部建成后將擁有7萬臺柜機,預計年營收達100億元。
云計算的發展離不開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建設|Pixabay
但相對于全球而言,中國的云計算仍然有待進一步發展。對此,我們應堅持市場主導的原則,鼓勵企業豐富云計算的服務種類,提高云計算的服務能力。同時,政府應加強對于云計算發展定位的引導與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云計算基礎設置建設力度,促進各區域協同發展。此外,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還需要積極探索云計算國際合作,鼓勵企業提升在云計算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云計算與其它產業的融合。
云計算不是萬能的,也不是無懈可擊的。一方面,云計算集合了海量的用戶,很多用戶擔心自己的隱私數據外泄,而數據一旦在互聯網中共享,就很難通過物理手段隔離,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另一方面,用戶也會擔心,云計算服務商或第三方是否會通過不當手段,通過收集、處理用戶私有數據來獲利。因此,云計算是否能夠阻擋不正當的數據侵入或破壞,保證數據安全,提供更強有力的信用背書,是其發展的重要突破點之一。
信息安全對云計算發展至關重要|Pixabay
存在問題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重視問題,解決問題。面對云計算在隱私保護與信用背書上的風險,政府應在已有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基礎上,結合云計算特點完善相關信息安全制度,制定適應云計算發展的標準規范,強化安全管理和數據隱私保護,增強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云計算信息安全。
云計算可以為各類數字技術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存儲、運算及應用服務,是數字經濟時代不可忽略的基礎設施,也是釋放數字價值,驅動數字創新的重要動力。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云計算將會不斷完善,為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不斷提供更為優質的數據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全, 鄧倩妮. 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J]. 計算機應用, 2009(9):6.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2015
[3]江乾坤, 王澤霞, 徐榮華. 數字經濟時代的云計算,財務云創新與未來會計——首屆中國財務云高峰論壇綜述[J]. 財務與會計, 2018(12):3.
[4]閆德利. 云計算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源動力[J]. 互聯網天地, 2019(1):2.
[5]李強. 云計算:開啟數字經濟轉型新篇章[J]. 互聯網經濟, 2019(8):2.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