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西班牙首座土質3D打印房屋在巴塞羅那郊區亮相。該建筑由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高等建筑學院和意大利一家3D建筑打印機生產商共同建造。這座房屋根據當地氣候特點設計,以更有效地抵御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烈日。專家表示,利用當地原材料制造打印砂漿,能夠有效降低建筑成本,為未來3D打印建筑技術推廣進一步創造條件。
近年來,歐洲多國加快探索和發展3D打印建筑。荷蘭埃因霍溫市政府推出“里程碑計劃”項目,計劃建造并組成一個由3D打印構建的公共住宅社區,去年,項目的首棟住宅迎來了租戶。據介紹,建造這棟面積94平方米的房屋僅花費不到5天時間。德國、奧地利、丹麥等國也推出了小型辦公樓、低層住宅等3D打印建筑。
3D打印建筑技術本質上屬于一種增材制造工藝,設計師將數字化設計模型輸入建筑打印機中,轉化為打印指令,機器就會按照設計要求,將特殊材料一層層疊加成特定形狀的建筑部件。3D打印建筑在效率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據法國知名建筑公司圣戈班集團統計,3D打印技術可以為企業節省大約60%的勞動時間和80%的勞動力。通過3D打印技術,還可實現建造過程的結構優化,有效控制建筑廢料的產生,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設計師利用3D打印技術還可實現更為復雜的設計理念,有助于建筑設計更富創造性。
3D打印建筑市場潛力巨大。據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人居署)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大約將有30億人需要改善住房環境,這意味著每天全球需要新建9.6萬套住房。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迫切需要一種成本更低、建筑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強的建筑模式。據專業機構報告顯示,全球3D打印建筑市場規模到2027年將達到5.2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5%。歐洲數字建筑領域專家格蕾絲·愛麗絲表示,3D打印建筑技術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將帶動建筑領域的自動化和數字化,為當前住房短缺和勞動力緊缺的全球性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當前,3D打印建筑技術仍處于初期階段,實現規模化發展尚面臨不少挑戰。比如,3D打印建筑的合規問題仍在沿用傳統建筑標準,尚缺乏統一的國際標準等。近期,由德國派利建筑公司建造的3D打印住宅首次通過了德國國家建筑標準的全面認證,業內認為這一進展將對未來3D打印建筑的規模化推廣帶來積極影響。該公司3D打印建筑部門負責人法比安·布倫茨表示,未來3D打印建筑將向多戶型住宅社區方向發展,真正解決規模化發展問題。
丹麥知名3D建筑打印機生產商COBOD創始人亨里克·尼爾森認為,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3D打印建筑的成本會大幅下降,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發生革命性改變。荷蘭韋伯建筑公司首席執行官胡伊斯曼表示,3D打印建筑將提供一種全新的建筑方式和商業模式,包括項目承包商、技術人員、電路工人等在內的行業從業者需要進行觀念轉變和技能培訓,這也是3D打印建筑未來市場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審核編輯: 智匯lucy)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