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英特爾宣布,其位于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的D1工廠與荷蘭國有科研機構Qtech合作生產了“硅量子比特”,即在傳統硅材料芯片的產線上制造量子比特,形成硅基半導體自旋量子。同時,這也是該工廠首次大規模制造量子比特,并將其與傳統半導體生產線進行接軌。英特爾表示,此次的生產規模可以生產超過10000個帶有多個硅量子比特的陣列,芯片生產率達到95%以上。
據了解,量子比特是計算機比特的量子版本,是計算機中最小的數據單元。和傳統的比特一樣,量子比特的編碼信息可以是1或0。但與傳統比特不同的是,量子比特能夠利用量子力學的概念,完成傳統比特無法完成的任務。
此前,研究人員認為,用半導體現有的技術,可以生產良率更高、均勻性更強和瑕疵更少的量子比特器件。研究人員發現,硅基半導體自旋量子比特比其他類型的量子比特在很多方面更具優勢。據悉,一個兩量子位的硅量子器件的保真度能達99%以上,這是迄今為止在半導體中能實現兩個量子比特的最高保真度。保真度是量度量子比特在執行任務時無錯誤操作的能力,是度量高效量子計算的關鍵特征。此外,硅基半導體自旋量子能夠與現代半導體工藝技術進行完美兼容,并使得芯片具有更高的可擴展性,因此,硅基半導體自旋量子成為了量子計算技術研究的核心方向之一。
此次打造的“硅量子比特”,能夠滿足市場上對于穩定性、彈性需求更強的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同時也為未來的量子計算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為了加速量子設備的研發,英特爾還將向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交付其首個量子計算試驗臺,該量子試驗臺將安裝在阿貢量子工廠,用于制造和測試新的量子材料和設備,該試驗臺預計將在2022年內完工。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