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Qualcomm)中國區董事長孟樸
數字經濟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第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文章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我們出臺了《網絡強國戰略實施綱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這些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就顯著。根據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數據,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在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恢復生產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意義,習主席在文章中明確指出:“綜合判斷,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此外,中國于去年11月份正式申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彰顯了中國參與制定全球經濟規則的開放姿態,有利于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加強國際合作、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
作為數字經濟關鍵技術,5G、人工智能、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是推動數字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設施。高通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無線科技的創新者,是5G研發、商用與實現規模化的推動力量。高通在中國發展了近三十年,一直與中國產業生態伙伴深入合作,共同促進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數字經濟產業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以及相關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應用,積極助力中國產業合作伙伴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取得良好發展。對于包括高通在內的處于“雙循環”結合部的跨國企業來說,習主席的文章讓我們很受啟發,希望能借此分享高通攜手中國伙伴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助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實踐經驗,以及在此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數字經濟能夠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動能
習主席在文章中指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可以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幫助市場主體重構組織模式,實現跨界發展,打破時空限制,延伸產業鏈條,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
今年是“十四五”的第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其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要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同時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各類資源要素的高效流轉、優化配置等成為關鍵,而數字經濟將成為重要助力。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成熟,數字經濟產業實現了蓬勃發展,催生了一個個茁壯生長的產業集群。同時,利用這些技術,還可以對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高效的挖掘、整合、應用,以支持產業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在疫情下日益活躍的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業態,也再次體現出數字經濟對于社會生產方式的深度變革,不斷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國內數字經濟總規模已達到39.2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3.3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數字經濟增速高達9.7%,是中國同期名義GDP增速的3.2倍多。業界預測,到“十四五”末期,數字產業化加上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將超過50%。
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可以廣泛鏈接海量的產品、服務、用戶等等,推動跨界乃至跨境資源要素高效流轉、優化配置,數字經濟可以說是原生驅動全球化的產業。以高通與中國移動通信生態伙伴所在的信息通信技術行業為例,半導體裝備和材料可能來自于歐洲、日本或韓國,中國或者美國的企業進行具體芯片的設計,然后在中國臺灣生產、在馬來西亞封裝等等,而基于芯片推出的最終商用產品或解決方案可以應用于世界各地,這是一個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產業。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博士曾介紹說,2018年中國進口芯片總量約3120億美元,在進口芯片中,1580多億美元被中國本地用了,還有1600億美元左右的芯片裝到整機中又出口了。同時,中國本土一年還生產了大約370億美元的芯片。這樣一組數據體現了,在強大國內市場的支持下,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快速拓展國際市場,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局面,而信息通信技術正是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支撐。
數字經濟助陣“雙循環”的成功實踐
2022年是5G落地商用的第四年,中國已經建設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商用網絡,并且積極推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不僅推動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等產業的發展,還可以廣泛應用到交通、制造、能源、醫療、教育等領域,為千行百業發展賦能,構建萬物智能互聯的世界。而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及其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也將進一步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例如在移動智能終端產業,早在2018年1月,為響應政府部門的倡議,高通與小米、OPPO、vivo、中興、聯想以及聞泰等中國終端廠商聯合發起“5G領航計劃”,加快5G終端產品的開發。基于這一計劃,智能終端企業可以通過全球化的5G解決方案進行研發,以滿足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對于技術、設計、頻段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另外,高通還通過設立專門的技術研發團隊、電磁干擾檢測實驗室等方式,進一步縮短了產品開發的周期,加快5G從新技術轉化為商用產品的進程。
2019年5G正式啟動商用的時候,中國終端廠商已成為全球首批推出5G商用手機的企業,比如小米MIX3 5G 版、OPPO Reno 5G版就是最先登陸歐洲的5G商用手機,快速吸引當地消費者。之后幾年,中國廠商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了一系列覆蓋不同價位段的5G產品,使更多消費者得以盡早用上5G,并利用先發優勢開拓全球市場。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特點,即技術更迭往往催生換機潮,采用新技術發布新產品,能夠更好地搶占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表明,自2018年以來,中國前五大廠商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增長了超過三分之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在物聯網領域,2020年7月,高通與中國移動、移遠通信、廣和通、芯訊通、美格智能、有方科技等20多家產業生態伙伴聯合發起“5G物聯網創新計劃”,加速物聯網產業生態系統建設和發展,并助力中國廠商更好地把握國內外市場的廣闊機遇。通過這一計劃,高通與中國廠商深入合作,推動了業界最早一批5G物聯網終端的商用落地,廣泛應用到新聞直播、疫情防控、遠程醫療、智慧救護等領域。同時,這些廠商也借力高通全球化5G解決方案加速開拓海外市場,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21年第三季度,包括移遠通信在內的五家中國廠商“霸榜”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TOP5,占據了近60%的份額。
具有“溢出效應”的 “5G+物聯網”,正在推動眾多行業數字化轉型。例如在零售業,獵戶星空推出了搭載高通驍龍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的六軸雙臂制飲機器人智咖大師,可實現實時控制,完成手沖咖啡全套磨粉、悶蒸、沖泡、裝杯、清理全自動操作。此外,“5G+物聯網”還可用于智能購物車、沉浸式多媒體顯示屏、手持移動終端等產品及應用場景,提升顧客體驗、員工效率以及店鋪運營效益,促進零售業智能化發展。在最近舉辦的美國零售聯合會年度展會NRF2022上,高通攜手華冠通訊、獵戶星空、商米等合作伙伴演示了多項數字化零售技術,不僅讓觀眾們近距離體驗創新科技賦能的新零售,同時也有助于中國伙伴開拓全球市場。
還有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汽車產業,正在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加速發展。高通已經將在移動領域積累的計算、連接等技術擴展到汽車行業。目前,全球25家頂級汽車制造商中有20家選擇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其中包括很多中國車企。在去年的上海車展上,蔚來、小鵬等中國車企展示了多款搭載驍龍數字座艙平臺的車型,讓參展觀眾體驗“車輪上的智能終端”。而在汽車業加速轉型升級的潮流下,越來越多的車企正利用智能科技提升用戶的駕乘體驗,并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根據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全球電動汽車公司市值TOP10榜單,中國汽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均上榜,另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市值超過千億的中國車企達到9家,均為高通的合作伙伴。為持續支持這些合作伙伴實現產品功能升級,高通還于2022年初推出了采用一整套技術組合的驍龍數字底盤,助力汽車企業打造車載網聯、智能交通、車對云、真正的數字座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高通創投自2003年開始在中國進行投資,就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移動互聯和前沿科技產業鏈的發展,包括推動3G到4G的普及,以及當下的5G的商用和普及。近二十年來,高通創投已經累計投資中國的創新創業企業70多家,有十多家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其中就包括小米、中科創達等在國內國際市場都取得了優秀業績的科技企業。
在VR、AR等涉及“元宇宙”范疇新型終端形態方面,中國數字經濟相關企業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其背后同樣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相互協作。高通在XR領域的投入和深耕已長達十余年之久,提供了芯片組及相關軟件算法支持,并發起一系列生態系統計劃,幫助XR生態系統發展壯大。此外,高通公司還與南昌、青島等政府機構聯合成立XR創新中心,連續第三年舉辦“高通XR創新應用挑戰賽”,并且還在2021年9月宣布成立XR產業投資聯盟,持續培育XR生態創新,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深耕元宇宙,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而在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數字經濟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也得到了政府、媒體等社會各界的認可。比如高通與眾多中國終端廠商共同實施的“5G領航計劃”,先后被評為2020年服貿會“科技創新服務示范案例”和2021年進博會“2021外資企業融入雙循環實踐案例”,并獲得人民網“人民之選匠心服務獎”,“5G物聯網創新計劃”也在2021年服貿會上被評為“科技創新服務示范案例”。
面向數字經濟未來,中國企業通過“雙循環“參與并優化全球市場
從智能手機到物聯網再到網聯汽車、XR等等,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的崛起從來都不是突然出現的。高通與中國移動通信產業有著近三十年的長期深入合作,在此過程中也看到了合作伙伴身上強勁的發展活力以及在各個發展階段的驚人變化。在第一階段,中國企業學習先進跨國企業的技術應用方法;到了第二階段,已經敢于率先嘗試全球新技術;第三階段則提出了更多個性化的需求。現在已進入第四階段,參與并優化全球市場。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如今已走在全球前列,匯聚了一系列豐富、成熟的應用,并擁有龐大的消費者群體,用戶需求加速向多元化發展、演變。例如在智能手機領域,消費者對拍攝、游戲等方面的需求明顯高于海外市場,而中國廠商通過創新解決用戶“痛點”的同時事實上也在這些領域位于全球前沿。類似的情景也出現在汽車、物聯網等領域,多元化的應用需求使中國市場上出現了海外還沒有的產品概念,但是并不意味著海外市場沒有這些需求,而是洞察力或能力尚未達到。
因此,中國廠商在滿足國內用戶需求、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建設、促進國內大循環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實踐經驗,可以將“中國方案”輸送到海外市場,加速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從而重新定義市場,引領全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這也呼應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的: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的同時,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培育和形成中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新優勢。
數字經濟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將大大推動中國產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也將推動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高效對接國際大循環。高通與中國合作伙伴合作開拓國際市場,就是這方面的例證。
高通公司所處的移動通信行業、半導體行業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需要全球行業參與者的通力協作。高通是全球化協作的的倡議者、踐行者,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未來,高通將繼續秉承全球化合作的精神,堅持“植根中國,分享智慧,成就創新”的理念,持續深化與中國產業生態的合作,助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共同服務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持續支持中國合作伙伴借力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優勢,深耕全球市場,取得合作共贏的更大成果。
(審核編輯: Mar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