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樣板工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啟動運營。
成都智算中心由成都高新區、郫都區與華為共同建設運營,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城市智腦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三大平臺,將承接人工智能生態發展、產業孵化和科研創新,服務千行百業,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
據悉,作為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和賦能平臺,成都智算中心是加速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戰略支撐,也是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對構建“東數西算”數字經濟新型區域聯動格局、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打造三大平臺利用率預計大于90%
成都智算中心項目總投資109億元,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城市智腦平臺和科研創新平臺等三大平臺。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智算中心是首個應用“預制模塊化+鋼構+土建”三種建設方案于一體的混合樣板點。為實現快速上線和全周期低碳,成都智算中心主體采用預制化模塊機房進行建設,與傳統建設和運營方式相比,建設周期減少50%以上,一體化融合供電儲能系統占地節省40%+,10年將省電4000萬度,相當于降碳1.9萬噸。
記者了解到,上線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利用率預計將大于90%,實現上線即飽和運營。
同時,成都智算中心將結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成都的落地,以及“東數西算”國家戰略舉措,承接人工智能生態發展、產業孵化和科研創新,在智慧城市、交通、醫療、遙感、金融等領域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應用標桿,服務千行百業,助力智慧蓉城建設。
成都智算中心助力智慧蓉城建設
首批12家企業簽約入駐
上線儀式現場,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華雁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通甲優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12家企業作為首批企業代表簽約算力服務入駐成都智算中心,將充分利用中心的普惠AI算力,打造簡單易用、卓越性能的AI解決方案,服務于交通、醫療、能源、金融、傳媒等成都優勢產業方向,打造一系列AI+行業的示范性應用場景,加快智慧蓉城建設,提升城市人工智能產業影響力。
此外,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4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基于短臨氣象預報、動物特征識別和遙感多模態多任務智能模型等前沿AI模型進行合作簽約。
其中,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底座孵化新一代短臨氣象預報基礎模型--蓉城·夔牛,將短臨預報更新頻次縮短到10分鐘;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四川大學孵化業界首個動物特征識別基礎模型--蓉城熊貓,實現通用的生物特征識別算法模型,加速在生態檢測,現代畜牧業等行業的智能化升級;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孵化的遙感多模態多任務智能模型—空天智譯,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天臨空地一體化遙感智能AI解決方案,開發面向空天信息智能解譯領域的多模態多任務模型。
現場,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成都)與成都智算中心啟動戰略合作,未來將基于成都智算中心強大的AI算力底座,孵化一批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建成國際先進、全球協同的關鍵共性技術智能平臺。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