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工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將催生工業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工業大數據無疑將成為未來提升制造業生產力、競爭力、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也是目前全球工業轉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在中國工業數字化發展的進程中,工業大數據是作為重要突破點來規劃的,而在未來的十年,以數據為核心構建的智能化體系會成為支撐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動力。
01 什么是工業大數據
工業大數據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從字面上理解,工業大數據是指在工業領域信息化應用中所產生的大數據。
工業大數據是指在工業領域信息化應用中所產生的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工業大數據是基于網絡互聯和大數據技術,貫穿于工業的設計、工藝、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使工業系統具備描述、診斷、預測、決策、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模式和結果。
工業大數據從類型上主要分為現場設備數據、生產管理數據和外部數據。工業大數據具有數據體量大、分布廣泛、結構復雜、數據處理速度需求多樣和對數據分析的置信度要求較高五大特征。
工業大數據應用將帶來工業企業創新和變革的新時代。通過互聯網、移動物聯網等帶來的低成本感知、高速移動連接、分布式計算和高級分析,信息技術和全球工業系統正在深入融合,給全球工業帶來深刻的變革,創新企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營銷和管理方式。
這些創新給不同行業的工業企業帶來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強的洞察力。工業大數據的典型應用包括產品創新、產品故障診斷與預測、工業生產線物聯網分析、工業企業供應鏈優化和產品精準營銷等各個方面。
02 工業從數據到大數據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出現之前,工業企業已經正常運轉了上百年,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信息技術手段的加入更像催化劑的作用。首先需要明確需要達到怎樣的業務目標,可以使得今天已經存在的生產工藝、工業產品、管理方法變得更好。
其實大數據支撐制造業的業務變革最根本的目標就是提質增效,在自動化與信息化基礎之上,實現智能化的制造體系。在智能制造的基礎上,然后才是打造平臺,構建產業生態,與產業鏈進行更有效的協同,實現工業互聯網的乘法式發展。
工業大數據的三個典型應用方向,也是我們實現工業互聯網的目標,包括智能裝備、服務型制造和跨界融合。
01第一個層次是設備級的,就是提高單臺設備的可靠性、識別設備故障、優化設備運行等;
02第二個層次更多是針對產線、車間、工廠,提高運作效率,包括能耗優化、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等;
03第三個層次是跨出了工廠邊界的產業跨界,實現產業互聯。
工業大數據并不是憑空而來,傳統工業信息化一直在進行,我們已經有大量的數據來自于研發端、生產制造過程、服務環節,工業信息化過程一直在產生大量的數據,工業從數據到大數據,其實更多要考慮的是與自動化域數據的疊加,這是數據的兩化融合。而在工業互聯網時代,我們還需要納入更多來自產業鏈上下游以及跨界的數據。
03 工業大數據—智能制造核心動力
有些人說工業大數據是實現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也有人說要靠互聯網、信息物理系統技術(CPS),或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大數據并不是目的,而是看待問題的一種途徑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通過分析數據,可以預測需求、預測制造、解決和避免不可見問題的風險,利用數據去整合產業鏈和價值鏈,這才是大數據的核心目的。
工業大數據不僅僅意味著企業簡單的數字化,而是把大數據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驅動力,在不斷獲得數據的驅動過程中優化制造資源的配置效率,構建完善的業務體系,從單機設備、生產線、產業鏈再到產業生態不斷拓寬。
近年來,在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引領下,我國工業大數據產業發展不斷壯大。目前,我國工業大數據領域已經形成龍頭企業帶領、上下游企業互動的良好局面。可以預見,隨著政策的落實,工業大數據將迎來發展機遇期,有望成為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升級。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