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北碚區的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正式發布工業雙碳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打破工業碳核算、碳診斷等技術瓶頸,可精準追蹤企業在工藝流程中的“碳足跡”,實現對碳排放的核算、監測、預測、預警與盤查分析,從而幫助企業降碳減排,這也是智博會項目在北碚落地見效,助推工業互聯網領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2019年智博會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落地北碚后,持續推動互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我區工業互聯網領域高質量發展。
據悉,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研發的“工業雙碳大數據平臺”正式發布后。該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感知技術,在線獲取制造過程中的多源碳排放數據,提高碳排放數據的溯源性、安全性和時效性,解決碳排放數據可信度問題,并將企業產量、產值、效益等生產能力與企業碳排放進行關聯,提高企業碳排放與生產價值耦合度低的問題,實現節能減排。
“我們已經在重慶的一些企業做了相應的試點,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通過使用工業雙碳大數據平臺,企業的碳排放管理成本能夠降低10%,節約物料10%左右?!敝貞c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總經理劉蘭徽介紹,后續他們也會在碳排放的能耗管理和工藝優化方面,進一步積累數據,建立更多的優化的工藝模型,推廣到相應的行業企業去使用。
據介紹,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隸屬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我國較早開展工業互聯網研究和建設的實踐者。2019年落地北碚以來,中心已獲批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榮譽,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6項、重慶市科技項目11項,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利潤總額1840萬元,同比增長18.71%。目前已經為全市6000多家企業提供了相應的數字化轉型服務。
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的落地見效,是北碚區充分發揮智博會集聚效應,統籌抓好成果運用的一個縮影。下一步,北碚區將進一步挖掘落地企業潛力,圍繞重大項目抓實落地促進服務,使之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事項、產業項目,轉化為推動區域改革發展的實績實效,助力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