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如何用好這把“金鑰匙”拓展數字經濟萬億級市場空間?作為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有著深厚積淀的軟通動力對涉足工業互聯網有著自己的思考。
以服務為主線助工業互聯網升級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走深向實、規模發展,當前,工業企業從早期追求示范標桿項目轉變為更加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從銷售端打開局面、生產側產能提升,到業務端推陳出新,可以說布局工業互聯網成為企業的必選題成為共識后,對于企業來說更加關注具備綜合服務經驗的綜合服務商。
對工業互聯網業務,軟通動力的定位是立足于工業互聯網的服務能力和經驗,構建“平臺+產品+服務”的綜合生態,做行業的綜合服務商。
在3月10日舉辦的軟通動力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軟通動力正式向外界闡釋了其工業互聯網的整體戰略方向和業務策略落地?!败浲▌恿邆?0余年的信息技術服務經驗,面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我們將整合和構筑起包括數字化規劃咨詢、場景化解決方案、工業互聯網系統集成、工業互聯網平臺方案、工業互聯網定制開發、運營、運維和資源供給等在內的服務能力。”軟通動力高級副總裁李向前向記者表示,在其看來,抓住服務這條主線,軟通動力在強化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的基礎上,整合行業內的精專資源,可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其服務生態,使其定制化開放、優勢互補的優勢越加鮮明。
軟通動力與八家生態伙伴完成戰略簽約
“軟通動力提供的是一個開放共生的體系,我們的戰略客戶大部分能夠提供平臺或者產品,軟通動力主要幫助戰略客戶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為平臺提供服務總集合,與生態伙伴形成互補共生的合作體系?!崩钕蚯敖榻B道。正是如此,在這次高峰論壇上,我們看到軟通動力與研華科技、索為技術、華制智能、云速鑄、模德寶、中新軟件、青島國真、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產業鏈協同伙伴達成戰略合作。
邁向領軍的四個驅動力
“我們的愿景是要在這個領域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領軍企業?!崩钕蚯氨硎?,為達成這一目標,軟通動力要打造四個驅動力。
第一個是品牌驅動力。軟通動力將在今年上半年發布軟通工業互聯網品牌。通過品牌的加持,軟通動力要參與到國家行業的一些標準制定、行業白皮書,以及參與協會聯盟的重大活動,以提升影響力。
第二個是能力驅動力。能力驅動力的核心就是打造產品管理體系。李向前表示,軟通動力的能力可以細分為5大核心產品,包括工業元宇宙平臺、工業物聯網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生產制造執行平臺和工業云平臺。五大核心產品能力通過內部跨團隊聯合、外部聯合共創,形成豐富多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品及解決方案服務體系,形成全價值鏈的優化升級與數據融通。
第三個客戶驅動力。軟通動力圍繞流程行業和離散行業兩大類,在8個細分行業深耕細作。首先基于大中型企業,打造標桿示范,通過試錯形成一些工具和方案,實現平臺化,降低使用門檻。然后推向廣大的中小型企業,進行規模復制。在推廣中更加注重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比如針對當地的重點產業鏈做數字化轉型,提高的不僅是個別企業的數字化能力,而是帶動提高整個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助力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
第四個驅動是生態驅動。“軟通動力不是什么都做,而是聚焦行業、聚焦場景、聚焦到具體產品的打磨上,我們不會和合作伙伴搶地盤,更多是對客戶深耕的雙向奔赴?!崩钕蚯皬娬{,他希望能聯合生態伙伴形成“平臺+產品+服務”的互補型合作模式,為共同的最終用戶企業去合作,實現共贏。
深耕數字孿生
在軟通動力五大核心產品中,工業元宇宙平臺尤為值得一提。軟通動力早在2015-2016年期間年即成立了城市科學實驗室,開展科學仿真在相關領域的探索,開啟了軟通動力在數字孿生領域探索的雛形。2021年至今,軟通動力制定以數字孿生與元宇宙為核心技術底座的發展戰略,搭建技術服務平臺,營造生態合作環境,全面擁抱元宇宙。此前推出了以iSSMeta新一代數字孿生平臺為核心的工業元宇宙技術服務體系,推動工業制造形成虛實互動新模式。
iSSMeta是軟通動力搭建可信工業元宇宙體系的關鍵底座,目前已具備建模、渲染、數據、適配等在內的九大核心能力。
“比如建模方面,iSSMeta具備快速建模能力和產品組件化設計能力,涵蓋包括仿真組件、單體模型、聚合模型、渲染組件等功能;數據方面則具備多源數據融合和低代碼開放的能力;適配方面則具備支持跨平臺開發、輕量化部署和國產軟件適配等能力,在蘋果、鴻蒙、windows、安卓、Linux等平臺上同步進行,同時,和一些國產數據庫、中間件企業均有所合作,適配已較全面?!崩钕蚯叭缡钦f。
目前,iSSMeta平臺的十余個解決方案,已覆蓋電力、汽車、通信、家電、醫藥等行業企業及園區。在鋁業、水泥等國內大型集團企業中得到落地驗證,通過在工廠管控、安全生產、設備運維、仿真實驗驗證、制造裝箱規劃、質量監測診斷等環節引入數字孿生技術,為傳統工業企業踐行數字化轉型、低碳轉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效支撐。
iSSMeta在某大型鋁業企業中的實踐應用
李向前認為,從工廠的生產實踐來看,數字孿生是必然要用到的一項技術,同時這項技術越來越成熟。數字孿生最理想的狀態,是要實現數實融合,即實現數字孿生體和物理建模完全一樣,并可進行任何的雙向操作。
“數字孿生貫穿了工業生產的全生命周期,從設計、仿真、生產、供應鏈到后服務”,所以李向前判斷,未來數字孿生將是制造業的一個必備品。工業元宇宙應用于工業生產實踐,是必然趨勢,如同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答題一樣。因此,這也將是軟通動力持續發力的方向。
數字孿生技術賦能智慧工廠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正成為越來越多制造企業的選擇。在數字孿生領域領先布局的軟通動力將獲得更多的機遇。攜手產業合作伙伴、以生態共建的方式,軟通動力在助推工業企業數智化升級的道路上將釋放更多新動能。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