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需求多樣、追求營養等新趨勢、新變化,催生了更廣闊的食品市場。如何讓“舌尖”上的產業更有“滋味”,更好滿足消費新需求?怎樣構建百花齊放的食品產業發展格局,以高質量供給促進高品質生活?產糧大市河北省邢臺市研判新變化,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走集群化、品牌化、差異化食品加工產業發展之路,加速打造千億元級食品加工產業隆起帶,食品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邢臺市,農業資源稟賦優越,擁有8個省級糧食生產核心縣。邢臺市用好資源優勢,以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由糧食生產大市向食品加工強市轉變。目前,邢臺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40家,2023年食品加工企業產值約800億元。
但邢臺食品加工業也面臨規模偏小、龍頭企業不多、科技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等問題。如何破解?邢臺市從2023年起,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的規劃,打造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區域特色突出、示范帶動效應顯著的千億元級食品加工產業隆起帶,隆起帶食品加工業產值計劃到2026年達到1300億元,到2035年達到3100億元。
集聚發展擴規模
河北華威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邢臺市寧晉縣河渠鎮,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消化本地小麥4萬噸,年產值達2.3億元。產品包括餅干、饃片、面包3個系列150多個品種,內銷全國各地,外銷東南亞、西非、北非等地。記者來到公司時,銷售部經理楊超正在車間里穿梭進行生產調度。他告訴記者,最近訂單很多,生產車間正抓緊排單生產。
河渠鎮是河北省烘焙食品產業名鎮,產品以餅干、饃片、面包、蛋卷等為主,每年深加工小麥近30萬噸。河渠鎮黨委書記李奇峰介紹,河渠鎮食品加工產業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近年來,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該鎮加快推進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目前擁有8個食品生產專業村、170家食品加工企業,塑料包裝、紙箱制造等配套企業1200余家,2023年產值達30億元。
寧晉縣是河北省產糧第一大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糧食年產量達18億斤以上,是優質小麥和玉米高產區。現有以玉鋒集團、華威食品為代表的生產及配套規模企業631家,年轉化糧食650萬噸以上。2023年,食品產業集群完成營業收入211.57億元,同比增長8.42%。
邢臺市食品加工業雖然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規模,但仍存在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企業小、散等問題。為握指成拳、推動聚合發展、培育龍頭企業,邢臺市2023年規劃建設寧晉縣健康產品加工園、休閑食品加工園,隆堯縣食品產業園,南和區寵物食品加工園、食品加工園五大園區,輻射帶動柏鄉縣、任澤區、沙河市,構筑“一帶五園多中心”的發展格局。
寧晉縣處于“一帶五園多中心”總體規劃的北端起點。2023年12月22日,當地舉辦食品加工產業推介暨項目簽約儀式,現場簽約38個項目,總投資額達26.05億元,涉及食品加工、食養預制、包裝新材料等領域,為做大園區蓄勢聚能。
寧晉縣委書記王濤說:“縣委、縣政府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為企業發展搭建良好平臺,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突出玉米、小麥食品加工特色,著力打造‘兩園’,實現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力爭到2026年底食品加工業產值達到350億元,成為邢臺市‘一帶五園’布局的重要支撐。”
隆堯縣也位于邢臺市北部,東方食品城內100多家配套企業主要圍繞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布局。“今麥郎是‘龍頭’,100多家食品加工及配套企業是舞動的‘龍身’,周邊10萬余農戶則是‘龍尾’。”隆堯縣東方食品城項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張國江的形象比喻,正是東方食品城近年來“以龍頭企業帶動主導產業,以主導產業拉動相關產業,以相關產業激活區域經濟,以區域經濟促進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之路。
延伸產業鏈條是做大群體、集聚發展的重要途徑。邢臺市引導食品企業增加服務環節投入,鼓勵發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個性化產品定制等服務。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食品加工產業向上與現代化農業相融合,加強原材料基地建設;向下與餐飲業、物流服務業相融合,對接終端市場。
包裝材料是食品加工產業上游必不可少的原料。位于隆堯縣東方食品城內的河北龍大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紙筒、紙杯制造,與今麥郎、雀巢、肯德基、餓了么等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公司展廳內,各種規格的紙杯、紙筒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龍頭企業牽引、產業加速聚集、鏈條持續延伸,如今的東方食品城基本形成了以方便面、飲品為主導,兼有面粉、面條、粉絲、鹵蛋等系列產品,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調味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彩印包裝等全產業鏈發展體系,2023年實現產值126億元。
寵物食品在邢臺食品加工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和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寵物糧生產基地。當地引導企業向寵物“衣食住行訓賽游樂”全產業鏈拓展,現擁有規模企業46家,注冊寵物食品品牌超過1萬個,寵物食品年產銷量達132萬噸,占全國寵物食品60%的市場份額,其中貓砂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位。
邢臺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科慧介紹,目前邢臺市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40家,建成了方便面、掛面、維生素B12、寵物食品等多個生產基地,在區域產業發展中形成了比較優勢。2023年中國農業500強企業中,邢臺有玉鋒集團、今麥郎公司、金沙河集團3家企業上榜。
邢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邱海飚說:“我們將大力實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計劃,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引導要素資源向龍頭企業聚集,培育重點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不斷提升產業能級。”
創新引領求突破
一粒玉米的價值有多大?
在寧晉經濟開發區玉鋒實業集團大健康生物產業園內,企業副總經理王康樂穿梭在維生素B12、糖醇、玉米胚芽油等車間,與科研人員一起攻克技術難關、優化工藝流程。在這里,玉米經過加工,轉化為玉米淀粉、葡萄糖、果葡糖漿、蛋白粉、玉米胚芽油、維生素B12、輔酶Q10等產品。
作為國內單體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玉鋒實業集團年加工玉米近千萬噸,實現玉米附加值倍增效應。
在玉米油生產車間,從淀粉車間剝離出來的非轉基因玉米胚芽,經過密閉的管道輸送到毛油廠進行物理低溫壓榨,吹瓶灌裝一體化無縫銜接。王康樂說:“公司高品質玉米油生產技術被中國糧油學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生產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低溫壓榨和多層鎖鮮工藝保持了玉米油原有的清香,大幅降低了加工損耗。”
王康樂介紹,集團以省級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為依托,快速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生物制藥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先后承擔國家、省重點項目40余項,擁有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270件,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鑒定30余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和省強制標準30余項。國家玉米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多個行業研發創新中心先后落戶于此。
近兩年,寧晉縣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與河北農業大學、蘭州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接,培育了市級以上企業技術創新、研發中心等科創平臺14個。目前已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解決關鍵難題,推動玉米生物產業、休閑健康食品、糧食蔬果加工等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邢臺市食品科技創新環境日益優化,但面對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需求,眾多中小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仍顯不足。張科慧認為,雖然邢臺擁有玉鋒實業集團等高科技企業,但從整個食品加工業來看,數量還是偏少。無論是保障整個食品產業鏈的安全,還是研究開發營養健康的食品,都要依靠科技創新。
為此,邢臺市明確提出加快產業創新發展,發揮龍頭食品企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食品加工產業創新型人才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著重培養高層次技術創新型人才,強化科技隊伍建設。以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食品工業園區(基地)、食品強縣為重點,加強食品技術研發、檢測、物流、標準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構建特色鮮明的產業服務支撐體系。
目前,南和區建成了2個國家科研中心、7個省級研發機構,培育了13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參與多項標準制定。南和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盧瑞靜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專注于技術創新、產品研發、質量檢驗、企業孵化和招商引資,提升區域產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蔥油拌面、刀削面、蔬菜掛面……位于沙河經濟開發區的金沙河面業集團產品展覽館內,百余種產品琳瑯滿目。“公司新研發的金沙河番茄炸蛋面、酸菜魚湯面、金湯肥牛面、排骨湯面等產品,很受消費者歡迎。”研發部負責人魏亞峰說,公司成立了金沙河食品技術研究院,每年推出多項技術成果,并為其他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為吸引科技人才,寧晉縣出臺了鼓勵人才創業就業9條措施,推出高層次人才“領航計劃”、創新主體“成長計劃”、科研平臺“賦能計劃”等政策舉措,重點招引食品行業人才。
除了技術創新,邢臺市還積極推動食品加工業設備革新。在邢臺市食品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馬輝峰看來,推動食品加工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以設備智能化促進生產智能化,是食品生產行業的重要發力點。
在華興寵物食品有限公司品控部,技術人員熟練地操作儀器設備,對原輔料進行入庫前的檢驗。企業行政部經理劉東方說,“這臺玉米色選機能精準識別篩查帶有霉點或玉米須的玉米粒,保留品質優良的玉米。快速、準確、有效的數據分析和反饋,為提升寵物食品質量提供了支撐”。
透過加工主車間的中控室玻璃,記者看到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投料、色選、混合、粉碎、膨化、烘干等過程全部由中控室的設備按鈕控制。劉東方說:“這條生產線在全球范圍內屬于領先水平。通過標準化智能生產以及嚴格的質量檢驗,華興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和產品品質的優化。”
玉鋒實業集團智能化生產車間內,只見產品經過裝袋、封口等環節,通過傳送帶和機械手臂輸送到智能化立體倉庫內,全程流水線操作。玉鋒實業集團副總經理楊軍林介紹,從2008年開始,玉鋒把能替代人工的操作平臺全部改為智能調節控制,從原料入廠自動化檢驗檢測到生產工藝一鍵化控制,再到智能包裝、自動倉儲、機器人裝車,整個車間除了幾名操控人員,無需其他人工。集團人工成本下降40%,產品利潤不斷提升。
張科慧表示,當前我國食品工業處于轉型與價值提升的關鍵節點,應用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效能,成為引領整個行業發展的關鍵動力。邢臺市鼓勵企業拓展互聯網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推動食品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化轉變,促進食品加工產業向高端化、高新化發展。
深耕市場打品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味道、口感、營養等要求越來越高,食品加工行業更加注重個性化生產和服務。
如何破解產品同質化問題,塑造差異化的品牌形象?邢臺給出的答案是:深耕細分領域,開發特色產品,打造特殊分類,在消費者心中逐漸構筑起品牌形象。
河北今旭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社民多年從事面條生產,2019年開始將目光鎖定在低GI(血糖生成指數)控糖面上,搶占國內功能性食品新藍海。他與高校合作,經過反復試驗,在國內率先開發出以蕎麥面為主的半干面。王社民說:“蕎麥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生物類黃酮、糖醇等成分,可以提高基礎代謝,對控制血糖、血脂具有一定作用。”公司研發的“糖尿病人專用半干面及其制作方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最新推出的低GI饅頭系列產品也深受消費者歡迎。
今麥郎為解決方便面一桶不夠吃、兩桶吃不完的問題,推出大份量產品“1桶半1袋半”系列;“0油炸免煮拉面”的拉面范打消了消費者對油炸面餅的顧慮,讓消費者3分鐘吃上一碗更健康的拉面。公司董事長范現國說:“如今企業已進入高維競爭時代,只有做尖刀產品,才能走進消費者心里。”
避開競爭激烈的紅海,走差異化發展之路,邢臺食品加工企業贏得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更大的提升空間,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邢臺目前擁有今麥郎、金沙河、玉鋒等13個涉農馳名商標,14個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1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0個領軍企業品牌。邱海飚表示,邢臺市將充分挖掘特色農業資源稟賦,推動糧油加工向優質、高效、多用途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企業研發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等多樣化產品,開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個性化產品定制等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
構建品牌矩陣,推動品牌深入人心。邢臺市引導食品企業增強品牌意識,樹立品牌消費理念,圍繞品牌定位、推廣、延伸等重要環節,推進品牌建設工作。支持企業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適應和引領消費升級趨勢,提升供給能力,積極應對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精細化需求。鼓勵傳統優勢企業通過加大宣傳、調整產品結構、開拓高端市場等措施,鞏固提升“老字號”品牌知名度。支持具有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食品加工企業,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新生代”品牌。
邢臺市委書記楊猛說,“我們正搶抓戰略機遇,把食品加工作為構建具有邢臺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要內容,依托產業基礎優勢,站在全省全國產業布局高度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科學精準謀劃發展目標和路徑,圍繞高端綠色食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延鏈補鏈強鏈,加速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食品加工產業隆起帶,不斷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邢臺市由糧食生產大市向食品加工大市轉變”。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