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成都市經信局市經濟委、成都市教育局主辦的人工智能“政產學研用金”協同系列活動——大模型研發應用企業供需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行。活動現場,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天府絳溪實驗室等高校院所代表,華鯤振宇、阿里云等人工智能企業代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等制造業企業代表通過主題分享、供需對接、案例研討等形式,推動交流合作。
從現場獲悉,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實現“雙千突破”,即核心產業規模達1079億元、同比增長39%,相關企業1006家。人工智能產業先后入選四川省戰新產業集群、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新賽道,綜合實力排名西部第一。
同時,AI三要素也取得新突破。目前成都已有9個大型算力中心,算力規模突破10000P;8個“成都造”大模型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獲批建設全國首批數據標注基地。8家企業入選工信部2024年度AI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名單、數量排全國第三。
對于成都人工智能取得的新突破,成都的人工智能企業已開始瞄準DeepSeek所帶來的相關行業機會,搶先布局。
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AI解決方案總監王恩今介紹了公司AI應用落地的最新實踐。他表示,大模型的應用落地還需要突破異構算力管理及調度、易用好用的算法工具、高質量的向量數據、算力/算法適配等關鍵環節。
王恩今
據王恩今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AI全棧開發平臺產品矩陣,相關解決方案在零售、建筑、醫療、金融等垂直領域實現場景化落地應用。
“因為DeepSeek的火熱,大模型的概念在普通人心里有了根基。”王恩今表示,現在很多企業都愿意在大模型領域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華鯤振宇也借著全國尤其是成都的人工智能發展的“東風”,獲得了高速增長。
他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在去年實現了140億元營收目標,在AI應用方面,我們是國內領軍企業,連續幾年營收都是翻倍增長。”
事實上,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不少傳統制造業已開始布局。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我們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讓企業提質增效,希望能多和業內專家交流,在算力、運維、成本等方面實現數字化應用。”該負責人表示,此次對接活動上,專家們的分享很受啟發,為后續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