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領域,通過AI技術打造的“factory agent”,相當于為工廠裝上了“大腦”;在辦公領域,通過AI技術的應用,過去一年企業節約了396萬個小時的工時,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鐘錚今年關注的話題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結合企業實踐,鐘錚就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提出思考和建議。回應當前熱點話題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時,鐘錚表示,目前庫卡60%以上的產品仍聚焦于工業領域,這是庫卡的優勢。同時,美的在幾年前已經開始布局人工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將加快人形機器人本體的設計和開發,進一步拓展這一產業。”
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
還要破題三大短板
人工智能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賦能千行百業發展。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結合企業實踐,鐘錚就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提出思考和建議。
“美的集團在人工智能(AI)應用方面起步較早,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們在前年OPEN AI發布大模型時,就接入了OPEN AI的大模型,當前也接入了Deepseek,并且自主開發了一些垂類大模型來解決專業領域的問題。”鐘錚表示,目前,AI在美的的各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機器人領域、醫療產業和辦公場景等。
“盡管AI技術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我們仍面臨一些挑戰。”鐘錚表示,挑戰包括技術更新快、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和人才短缺三方面。
針對這些挑戰,鐘錚建議一是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企業應持續加大對AI技術的研發投入,特別是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確保技術領先性。二是完善數據安全機制:建立健全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體系,確保AI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不會侵犯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三是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AI技術團隊,支撐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
廣東應用場景豐富
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作為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廣東佛山工業化應用場景豐富多樣,在“人工智能+千行百業”“人工智能+制造業”發展領域具有一定示范意義。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鐘錚表示,佛山在機器人產業、人工智能產業以及制造業的布局都走在全國前列,并且提出了“制造業當家”的主題。過去幾年,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鏈和人工智能產業鏈,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佛山、廣東乃至整個大灣區都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企業可以快速將技術和產品轉化為實際應用,并在實踐中得到驗證。
“對于美的和廣東的其他制造企業來說,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都有望實現快速發展。我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協同合作,佛山和東莞等制造業城市能夠抓住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鐘錚說。
加速布局
人形機器人本體設計和開發
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鐘錚介紹,通過AI技術與機器人結合,賦予機器人更強的自主操作能力。機器人能夠根據控制程序和場景需求,自主完成復雜任務,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和靈活性。
“在收購庫卡后,企業基于中國龐大的應用市場,優先發展本土化業務,致力于為中國客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機器人產品。”鐘錚表示,同時庫卡也專注于解決重載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卡脖子”問題,推動垂直領域的整合。“目前,我們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未來我們將繼續結合德國的先進技術和中國的成本效率優勢,將庫卡的產品推向全球市場。”
據介紹,目前庫卡60%以上的產品仍聚焦于工業領域,并布局了協作型機器人,例如七軸協作機器人,其精度和協作能力更強,已廣泛應用于醫療、工業、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同時,庫卡中國團隊還自主研發了工業AMR(自動移動機器人),不僅在中國市場表現優異,也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和口碑。
“關于人形機器人,我們幾年前就開始布局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如關節、傳感、控制等。”鐘錚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應用浪潮的興起,企業也會加快人形機器人本體的設計和開發,進一步拓展這一產業。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