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位于寶雞市渭濱區姜譚經開區的陜西秦川高精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川高精公司”),數十臺高精度機床正在全力運轉,裝配線上排布的是由該公司自主生產研發的RV減速器。
“我們生產的RV減速器,在保持高精度輸出情況下平均額定壽命(精度保持性)已經突破1萬個小時,并通過了CR認證,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標準,已經可以比肩國際龍頭企業。”秦川高精公司總經理賀民安介紹。
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是一臺工業機器人最核心的3個關鍵零部件,RV減速器因傳動比范圍大、精度較穩定、疲勞強度較高,且具有更高的剛性和扭矩承載力,被廣泛用于機器人機座、大臂、肩部等重負載的位置,占據整臺工業機器人生產成本的30%。
“RV減速器因其高技術復雜性及高精度特點,生產技術和設備多年來一直被國外少數企業壟斷。RV減速器實現國產化,可以大大降低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生產成本,對工業‘智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秦川高精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陳華平說。
早在20世紀末,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便與大連交通大學聯合研制出我國第一臺RV250AⅡ減速機,并在1999年通過了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專家組的鑒定,實現了國產RV減速器從無到有的技術突破。
“當時,受限于高效高精度裝備工藝的缺乏,加之國內缺少高端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RV250AⅡ減速機僅作為技術儲備,并沒有進行產業化生產。”賀民安說。
2009年,國內一些工廠逐漸出現了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發現發展機遇的秦川機床,開始從產品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對RV250AⅡ減速機進行新的設計和改進。
2014年,依托50余年的精密齒輪磨床和齒輪傳動系統研發制造經驗及RV250AⅡ減速機的技術積累,秦川機床重啟RV減速器生產研發項目,2017年實現了批量生產和銷售,2022年成立了全資子公司——陜西秦川高精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年產6萬套至9萬套的產能。
此后,秦川機床乘勝追擊,研發生產了YK7332AT數控高效成形磨齒機,可對擺線齒輪、針齒殼、漸開線圓柱齒輪和花鍵等RV減速器關鍵零部件進行微米級的高精度加工,有效解決了減速器關鍵零部件精密加工的難題,為1萬小時精度保持性突破提供了設備保障。
機器人的活動離不開齒輪的嚙合,秦川機床作為機床工具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省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企業,其在齒輪加工機床市場擁有超過60%的占有率。如今,國產各類機器人產業的興起,無疑為秦川機床的磨齒機拓展了新的應用市場。
為抓牢機器人產業發展風口,秦川高精公司聯合知名高校開展專項研究課題,對RV減速器生產工藝和檢測設備進行升級,配合秦川機床建立了從工業母機到關鍵零部件供應的全鏈條生產配套體系。
“高校提出的高精度擺線輪齒廓修形技術在工藝改進方面提供了極大的助力,使國產RV減速器保持高精度輸出情況下的平均額定壽命(精度保持性)突破1萬小時成為可能。”賀民安介紹。
經過兩年獨立運營,秦川高精公司已成為陜西省機器人產業鏈鏈主企業,擁有E、C、F、RD、N5大系列、40多個規格、140多種速比、200多個連接方式的減速器產品,占據了國內RV減速器市場10%的份額。
“現在,我們不僅能提供制造RV減速器關鍵零部件的磨削機床,還能大量提供不輸國外先進產品的RV減速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降低了發展成本,為全省機器人產業鏈的發展提供有效助力。”陳華平說。
省社科院經濟所副研究員屈曉東表示,RV減速器的高精度加工和長壽命保持一直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秦川高精公司突破RV減速器技術瓶頸,實現了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替代,有效保障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的自主可控,為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渭濱區深入實施工業提質“6422”戰略,通過機床工具、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石油裝備、電力電氣、航空裝備6大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和傳感器、機器人、數字經濟、微電子4大新興產業壯大發展,推動全區工業實現集群化規模化。
“我們制定了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產業鏈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目前,渭濱區已有從事生產RV減速器、行星減速器、諧波減速器和四軸、五軸、六軸機器人本體的多家中上游企業,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產業生態體系正在逐步完善。”渭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趙占禮說。
(審核編輯: 朝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