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中最“綠色”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股份公司之間的能源合作,延伸至氫能領域。2017年開始,國家電投的氫能布局陡然提速,“朋友圈”不斷擴圍,是除國家能源集團之外最熱衷于在該領域結盟的能源央企。之所以選擇西門子,除了雙方有燃氣輪機等領域的合作基礎外,與制氫路徑上的一致性有關。[詳情]
日前,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陔姀S供熱管網擴建項目順利完工。至此,華能??陔姀S集中供熱項目實現向澄邁縣老城經濟開發區內30余家工業企業供汽,供熱管網長度達到25公里,年供汽量將增加至30萬噸,預計每年可為開發區內工業企業降低生產成本近1500萬元。集中供熱后,小鍋爐將被淘汰,每年減少耗煤量2.02萬噸,減排煙塵246噸,減排二氧化硫356噸,減排灰渣467噸。[詳情]
為支持企業轉型,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2016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兩部制電價用戶基本電價執行方式的通知》(發改辦價格〔2016〕1583號)完善兩部制電價用戶基本電價執行方式。[詳情]
保生產,助運營,新材料產業標兵的用電之道 ——施耐德電氣為福建申遠聚酰胺一體化項目提供智能配電方案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宣布,為福建申遠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申遠”)40萬噸聚酰胺一體化項目提供了完整的中低壓智能配電解決方案,高度保障了該項目超大面積廠區的持續穩定供電,并有效提升了設備管理和運維水平,以及風險管控能力,從而助力聚酰胺等新材料及其下游棉綸聚合、紡絲等產品的高效、高質量生產,在提升企業自身實力的同時,增加地方乃至全國紡織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詳情]
以智能配電方案構建數據中心強健體基 施耐德電氣出席2019開放數據中心峰會
廣聯接、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正逐步完善,據預測,5G網絡支持的數據量將提高1000倍。更快、更密集數據流的產生,勢必將對作為“數據中轉站”的數據中心的連續穩定運行提出更嚴格要求。近日,由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主辦的2019開放數據中心峰會在京成功舉辦。本屆大會聚焦數據中心尖端熱點技術,就行業趨勢、主流產品和解決方案與業界專家展開了分享和交流,并發布20多項研究成果。[詳情]
《財富》雜志剛剛發布了2019年“改變世界的公司(Change the World)”榜單,共有52家企業入榜。其中,有18家是因為對環境保護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全人類普遍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卓越貢獻而上榜,這里面就包括施耐德電氣。[詳情]
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 施耐德電氣全面助力新一代高科技電子廠房建設
近年來,作為支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拉動下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發展壯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19年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超過7700億元。[詳情]
ABB帶來AbilityTM數字化平臺,引領制造業邁向數字化
ABB AbilityTM互聯服務平臺支持對單臺或所有互聯機器人的狀態和性能進行監控。今天,全球750多個工廠的7000多臺機器人已經實現了互聯,并生成可操作性數據,使服務專家能夠在故障發生前解決問題,避免造成代價高昂的計劃外停機。[詳情]
8月29日上午,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出席活動,并會見了國家電網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羅乾宜一行。[詳情]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出席了2019年第五屆“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高峰論壇,全面展示了基于EcoStruxure平臺,適用于配電物聯網建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以創新的中低壓一體化及強弱電一體化理念為核心,從供電側到用電側,幫助電網、配電及樓宇領域用戶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做到精細化管理和預防式維護,進一步實現節能增效和綠色可持續。[詳情]
針對我國電氣火災頻發的現狀,中國建筑電氣行業泰斗王厚余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多年來 , 我國對電氣火災的防范工作大多只限于一般性的防火檢查 , 這與許多發達國家存在較明顯的差異。他們更側重依靠完善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和管理來消除電氣起火的隱患 , 從根本上杜絕電氣起火事故的發生。正是由于側重點的差異 , 造成可能導致今日我國電氣火災此起彼伏 , 防不勝防的嚴峻局面。”[詳情]
2019年,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元年。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單位之一,江蘇南京供電公司堅持“應用導向、物以致用、信息共享、迭代創新”的原則,充分運用“大云物移智”等先進技術,構建泛在物聯深度感知體系,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示范區,打造能源互聯新形態和能源服務新業態。[詳情]
近日獲悉,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35kV直掛角接大功率SVG產品通過了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的型式試驗,各項檢測結果均符合要求。據悉,該試驗報告記錄了對送檢產品進行的絕緣實驗、性能實驗、電磁兼容實驗等14類42個項目的實驗內容和測量數據。[詳情]
煤電該如何破局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大格局下,煤電的戰略定位將逐步轉向“基荷電源與調節電源并重”,未來應進一步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靈活性。同時,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在政策配套上予以保障,例如推進電價的市場化、建立輔助服務補償機制等。[詳情]
不管是新能源項目接入、并網、交易的全過程辦理,還是發電出力、利用測算、消納計算的全環節在線監測分析,凡涉及寧夏新能源的海量數據都會融合到“新能源云”上,共享使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