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鼎醫藥(ZLAB.US)宣布旗下ZEJULA (尼拉帕尼)通過補充新藥申請
3月16日生物制藥公司再鼎醫藥(ZLAB.US)宣布,中國醫療產品管理(NMPA)已經接受其ZEJULA (尼拉帕尼)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該新藥是作為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成年患者的一種維持治療,這些患者對一線鉑類化療有完全或部分反應。[詳情]
近日,瓦里安醫療北京基地新建的高能射線測試間外,第一臺中國產高端醫用直線加速器TrueBeam完成了200個小時的機房出束測試,隨后打包發往歐洲市場。這標志著瓦里安中國北京基地一舉超越集團總部硅谷基地,成為其全球范圍內最全產品線的研發和生產基地。[詳情]
?現在全世界聯合起來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在意大利以及全世界的困難時期,制藥公司美納里尼集團(Menarini Group)更是特別關注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和病人的健康問題。[詳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制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了極大沖擊。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大降至35.7%,創歷史新低,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詳情]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內企業第一時間啟動一級響應,擔起抗疫責任,迅速組織研發團隊,在檢測試劑和治療藥物研發等方面充分發揮科研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科技力量。[詳情]
?輝瑞公司公布五項承諾 ,呼吁生物制藥行業通過空前的協同合作共同抗擊 COVID-19。[詳情]
據Business Insider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醫療物聯網(IoMT)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2年增長到1580億美元,這一估值相對于2017年的410億美元有了巨大的飛躍。[詳情]
“互聯網+”醫療是融合了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現代醫療模式,可以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擴大醫療服務范圍,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精準匹配與高效對接。[詳情]
?一則關于荷蘭飛利浦公司將于2020年中啟動、以30億美金清倉家電業務,轉攻健康醫療業務的消息,再次將這個已經在中國大家電市場邊緣化的外資品牌,推向行業的風口上。家電圈注意到,這是2014年德國西門子集團退出家電業務,專注工業自動化和數字化業務之后,再次出現歐洲老牌企業巨頭拋棄家電的消息。[詳情]
羅氏收購Spark 丹納赫買入GE生物制藥 大藥企都在盤算什么?
2月25日,羅氏官網正式宣布,將斥資43億美元收購Spark Therapeutics,確保在目前最火熱的基因療法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并保持其血友病業務的快速增長。羅氏忙著收購,而GE醫療則以21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不斷增長的生物制藥(GE Biopharma)業務,希望減少這部分業務并以此來填補債務缺口。售賣對象是美國工業儀器及設備企業丹納赫(Danaher)。[詳情]
抗疫進展:華為云聯合多家科研機構篩選出五種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2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華為云聯合科研團隊宣布,篩選出五種可能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供研究機構和制藥企業進一步藥物研發參考。[詳情]
拜耳是德國當今第一大制藥企業,2017年處方藥銷售額190億美元,在全球制藥巨頭中名列十四。德國是現代制藥工業的主要發源地,早在20世紀初,德國的藥品就開始享譽西方。但是如今前十大制藥巨頭中沒有德國的企業,你知道為什么?[詳情]
今日,拜耳中國宣布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總值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急需醫療物資及資金,其中包括拜復樂?(鹽酸莫西沙星)等預防、診斷及治療用藥,專項用于支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詳情]
2020年1月13日消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副主任董江萍日前在北京透露,為保證中國百姓用藥安全,2011年到2019年,共對171個進口藥品的境外生產現場開展檢查,目前為止已發出公告禁止進口22個。[詳情]
近日,好醫生藥業集團與市中醫院就共建制劑中心舉行簽約儀式,雙方將在制劑經營管理、經方驗方收集、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強合作,互利共贏,以更高的質量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群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