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去年正式發布的ryzen CPU較之前的CPU大幅提升了性能,當下其售價為1000多元的ryzen5 CPU性能已接近Intel高端CPU i7系列,而i7售價高達2000多元,如此就凸顯出AMD在推出了全新的ryzen CPU所擁有的強大性價比優勢,憑借著這種性價比優勢AMD已在美國市場取得超過四成的市場份額,上升勢頭明顯。[詳情]
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近年來,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傳感器技術的投入和開發,目前世界上從事傳感器研制生產單位已超過6500家。[詳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尺寸電視已經逐漸成為家庭購買和青睞的對象。有分析公司預測未來65英寸以及75英寸的大尺寸電視將會逐漸進入普通人的家里,而顯示面板廠商在2017年爭相投入更多資源生產60英寸以上的面板,不過超大尺寸面板產能大幅提升的時間段需要到2019年至2020年。[詳情]
“中興被禁售”事件讓中國半導體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但是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科技三家挖礦機公司的崛起為國產芯片揚了威。[詳情]
今年年初,德國的高端制造業企業埃斯維機床有限公司就積極布局中國市場。在看到了重慶永川區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和重要的區位優勢后,埃斯維機床在永川投資建設機床整機生產基地項目,希望借此進一步拓寬企業發展之路。埃斯維在中國的戰略性布局,說明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對中國未來市場的看好。[詳情]
市場調查機構群智咨詢(Sigmaintell)6月11日發布的報告稱,受全球終端需求低迷以及前期庫存影響,指紋芯片廠下訂單偏謹慎保守,預計2018年全球指紋芯片出貨量約9.7億顆,同比下降約11%。[詳情]
從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中,似乎也折射出了小米長期以來的痛點,隨著時代的發展,雷軍又會如何帶領小米繼續前行呢?[詳情]
激光,是原子受激輻射的光,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應用廣泛,主要有激光打標、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雷達、激光武器等。[詳情]
京東方A在全景網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進展良好,截至3月份綜合良率已達65%以上,目前客戶包括華為、VIVO等品牌客戶,現已具備產能爬坡第二期的能力。[詳情]
作為通用分析儀器大家族中不可或缺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儀器,光譜儀在生物、化學、環境檢測、成分檢測、醫學、化工等領域運用都十分常見。[詳情]
3GPP本周批準通過了作為Release 15標準一部分的5G SA規范,實現了5G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5G SA將為無線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提供部署5G的新選擇,而不依賴于底層4G LTE網絡。[詳情]
對于英特爾來說,想要在巨頭扎堆的AI芯片戰場上站穩腳跟并不容易。PC時代,英特爾以90%的市場份額幾乎完全壟斷了CPU市場,但隨著GPU和各類可替代處理器的不斷推陳出新,CPU的市場開始萎縮。[詳情]
6月13日,TCL集團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將持續保持在大屏LCD方面的競爭優勢,同時積極布局大屏印刷式OLED方面的技術研發。[詳情]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MicroLED市場產值將達28.91億美元。驚人市場潛力,吸引不少科技大廠搶進。[詳情]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4709.1億元,同比增長13.6%。在這樣巨大的市場規模和高速增長下,有關機構預測,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迎來更進一步的擴大,2021年有望實現在2017年基礎上翻一番,具體數字向6000億靠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