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最高領導人說:我們不僅要把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這句話的方向準確無誤,同時,也代表著大大對產業的殷切希望,于是,機器人產業在中國迅速升溫,批地、撥款、建工業園區,相關部門好像吃了一粒巨大的偉哥,激情四射,滿世界地去咨詢。[詳情]
為順應制造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國許多制造業企業紛紛啟動“機器換人”項目,積極布局機器人產業。但是,面對中國制造2025的機遇,面對“眼尖手快”的國外企業的強勢競爭,中國應該怎樣加速做好“工業機器人”這個創新必答題?[詳情]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針對小米雷軍發出的機器人項目邀請,郭臺銘表示愿意投資,并向媒體表示自己不會缺席中國“工業2025”與“工業4.0”戰略。[詳情]
正如大數據顛覆傳統行業,機器人亦正在取代傳統工業的發展,甚至凌駕人類,包括代替記者撰寫稿件。[詳情]
國內市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從2010年開始激增,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占全球總份額的20%,機器人銷量為36560臺,至2014年銷量已達到56000臺。2008-2014年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年平均增長率為36%。[詳情]
12月19日,2015中國(廣州)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2015年廣州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值規模預計近400億元,力爭到2020年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實現產值1300億元,2025年突破3000億元。[詳情]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RIA)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受益于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拉動,今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實現了穩定的增長,2015年上半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11275臺,同比增長76.8%,按可比口徑銷量增長27%,是去年全年銷售量的66.5%。預計今年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售總量將超過22000臺,同比增長30%左右。[詳情]
在訊飛超腦的產業化應用產品層面,科大訊飛推出了人機交互新產品AIUI,作為本次發布會的重量級產品。[詳情]
近日,京東方發布公告稱,擬向全資子公司北京京東方視訊科技有限公司出資11.9億元用于實施整機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這是繼今年年初推出自有品牌BOEAlta后,京東方再次發力整機制造領域。[詳情]
在工業4.0、智能制造以及物聯網推動下,傳感器得到進一步應用和完善。本文帶您管中窺豹,一窺工業傳感器的新趨勢。 [詳情]
12月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明確將工業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之一,要求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詳情]
之所以高薪招聘沒有行業經驗的新人,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內現成的人才非常缺乏,而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培養一批新人,通過2-3年的實操鍛煉,使其成長為行業中的技術骨干,以彌補中間人才斷層的現狀。[詳情]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日前透露,因為機器人網絡通訊的密度和技術難度相當高,要能夠同步互聯互通的趨勢,集團正規劃在美國收購幾家機器人公司,目前已有一批約30人的團隊在美國考察,準備布局與集團領域有關的人工智能技術。[詳情]
園區吸引了全球機器人“大佬”們目光。短短一年多時間,德國庫卡、新松、長泰機器人、上海摯優、佛山精一、深圳拓野等37家全球機器人企業,紛紛前來落戶,新松、長泰機器人、上海摯優等20家企業投入運營。37家企業全部運營后,產值將突破50億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