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電力工程系的研究人員趙興勇,在2018年第5期《電氣技術》雜志上撰文指出,微電網是高效利用分布式新能源、降低網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智能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詳情]
含復合儲能和燃氣輪發電機的直流微電網母線電壓波動分層控制策略
內蒙古自治區光熱與風能發電重點實驗室(內蒙古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張繼紅、王洪明等,在2018年第6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為解決微電網運行時慣性小、模式多、對負荷敏感等問題而引發的母線電壓波動現象,從儲能系統的配置優化著手,在考慮荷電狀態的基礎上依據直流母線電壓波動幅值進行抑制,提出一種直流微電網母線電壓分層協調控制策略。[詳情]
近日易事特發布公告,于近日收到廣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的《關于“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部分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報》(粵人才辦[2018]5 號),公司引進的智能微電網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國際創新團隊項目順利通過驗收。[詳情]
Energo Labs與Enernet達成合作 共建韓國首個校園微電網
據Energo官方消息,Energo Labs與韓國能源科技公司Enernet已達成合作,雙方將攜手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NU)在校園內的智能生態微電網中心建立區塊鏈能源研發辦公室,并將合作開發韓國首個基于區塊鏈的校園微電網。[詳情]
當前,我國煤炭產能仍然較大,結構不合理問題突出,落后產能仍占較大比重。今年我國將力爭退出產能1.5億噸左右,同時對煤炭去產能工作思路作出重大調整,由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重點處置“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破除無效低效供給,為優質產能更好發揮作用騰出空間。[詳情]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全國規模以上電力供應企業資產總額5.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4.9%。同時,火電利潤大幅下降。[詳情]
截至2017年,全國共投產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339個,累計并網裝機725.3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375.2億千瓦時。”日前,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印證了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正迅速崛起。[詳情]
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能源又有效破解了秸稈處理難題,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力推的一項新技術。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自主建設的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大量的燃燒試驗研究和積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并承擔了首個國家級燃煤耦合生物質氣化發電示范項目。[詳情]
德國政府為了支持能源轉型,不僅提供法律政策框架,還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僅2017年,德國聯邦政府就撥款40億歐元,用于支持能源轉型。而根據2017版《可再生能源法案》,德國用溢價補貼機制取代了之前的固定電價補貼機制,并引入市場招標機制,在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也節約了政府補貼資金。[詳情]
光大綠色環保獲批國家發改委中央預算內資金人民幣3,763萬元
2018年6月8日,香港 – 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光大綠色環保”或“公司”)(香港股份編號:1257)欣然宣布,公司旗下安徽懷遠生物質及垃圾發電一體化項目(“懷遠一體化項目”)(垃圾發電)和鳳陽生物質及垃圾發電一體化項目(“鳳陽一體化項目”)(垃圾發電)共獲批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生態文明建設專項中央預算內資金(“中央預算內資金”)合計人民幣3,763萬元。[詳情]
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發布《甘肅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計劃中提到將推進智能電網技術應用,加快規模化儲能項目研究論證,形成“發輸(配)儲用造”清潔能源產業結構。以下僅節選智能電網有關內容。[詳情]
2018 IMIC智能制造創新大賽[詳情]
基于未來電網需求和智能電網愿景,提出了智能電網的架構目標和原則,強調現有電網資源的有效利用,其服務和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移植性、系統的易管理性。設計了智能電網信息通信架構的演進路線,實現了架構從業務筒倉到系統集成的過渡。提出了基于開放標準分層服務的未來智能電網架構設想,以“系統的系統”(system of systems,SOS)為特點,支持演進路線,面向服務高度集成,基于開放標準使服務和接口具有很高的可重用性和松耦合性,使得架構在面對未來的未知需求時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健壯性和靈活性,隨需應變。[詳情]
華能安徽分散式風電工程可研及勘察設計招標招標公告[詳情]
由《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解讀分散式風電上網模式
首先我們明白一般工商業電價是高于標桿電價的,如果發電企業能以一般工商業電價完成隔墻售電,那必然是有益無害的,問題是該電價在市場上并無競爭力,如果想要這部分電量既有銷路又能盈利,發電企業勢必面臨降低電價的問題。那么提供怎樣的電價優惠能保證收益不低于全額上網的收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