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歐洲多國加快探索和發展3D打印建筑。荷蘭埃因霍溫市政府推出“里程碑計劃”項目,計劃建造并組成一個由3D打印構建的公共住宅社區,去年,項目的首棟住宅迎來了租戶。據介紹,建造這棟面積94平方米的房屋僅花費不到5天時間。德國、奧地利、丹麥等國也推出了小型辦公樓、低層住宅等3D打印建筑。[詳情]
2022年3月25日,自動化后處理系統開發商PostProcessTechnologies和金屬3D打印服務公司EnableManufacturing各自推出了新的3D打印軟件平臺,以將增材制造和后處理提升到新水平。[詳情]
利用3D打印制作“隱形”AR標簽,Meta想將萬物轉化成輸入設備
想象一下,如果可以自己在家利用3D打印機,制作一款能與AR/VR頭顯一起使用的帶有追蹤功能的輸入設備玩游戲,將會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詳情]
隨著各國響應節能減排,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許多過去的傳統領域都在嘗試使用3D打印技術來開發全新的產品。[詳情]
漫格科技獲數千萬Pre-A輪融資,專注增材制造(3D打印)工業軟件
創新的3D打印軟件解決方案是促進增材制造行業發展、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因素。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3D打印硬件的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軟件的發展,尤其是增材制造工業級CAD/CAM軟件,幾乎被國外壟斷,主要包括Materialise, Autodesk, nTopology等企業。[詳情]
支撐結構被認為是3D打印中無法避免的麻煩環節。一方面,對于懸空和跨橋結構,支撐是絕對需要的。另一方面,支撐增加了材料成本,增加了更多的后處理工作,甚至會損壞模型表面。因此,合理設置支撐結構是打印復雜3D模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詳情]
從平臺溫度、打印溫度、層高以及填充4個方面和大家解析[詳情]
無論在賽道上還是在賽道外,速度才是致勝的關鍵,而風馳電掣的背后仰賴的是強大的工程設計和制造能力。[詳情]
據外媒報道,大眾已經開始對3D打印結構部件的原型進行認證,其目標是到2025年每年生產10萬個3D打印部件。[詳情]
德國柏林3YOURMIND于2021年7月7日宣布,與美國海軍信息戰中心 (NIWC) Pacific合作開發無縫數字化生產工作流程,支持分布式制造。[詳情]
近日,中國首座3D打印的伸縮橋亮相上海引發廣大圈內用戶熱議。隨著3D打印產業的發展,你會發現3D打印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詳情]
近年來,以3D打印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術愈發受到青睞和重視。基于低成本、高速率、更便捷的特點,3D打印在教育、醫療、文物、航空等諸多領域已迎來不斷發展,行業生態和規模也在變得持續完善和壯大。[詳情]
3D打印領導者Ultimaker全新推出Ultimaker PETG耗材
專業3D打印全球領導者 Ultimaker全新推出Ultimaker PETG耗材,一款旨為用戶提供一流工業應用標準的材料。[詳情]
惠普與Cimpress達成多年期合作,攜手推動個性化定制印刷加速發展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2021年5月12日 — 近日,惠普宣布與全球定制化印刷領域領導者Cimpress達成多年期戰略協議。Cimpress將大規模投資部署新一代HP Indigo數字印刷機,利用惠普數字印刷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展自身線上定制化印刷業務。[詳情]
空間站是開展太空科學研究的重要平臺。一直以來,全球只有一個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我國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無法參與并利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