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能源危機一直是縈繞在人類心頭最為致命的夢靨之一,而截至目前最有希望為我們獲取“無限”清潔能源的技術仍然是原子聚變。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宣布正在研制一款全世界功能最強大的超導磁體,不久后會建立全球首個核聚變發電站,讓無限能源時代離我們更進一步。[詳情]
智能電網將成為智能家居經濟的加速引擎(1):氣候變暖、能源短缺是迄今人類所遇到的最大范圍的公共危機,向低碳綠色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節能減排、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等課題逐漸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作為重要的能源基礎產業,電力工業對上 [詳情]
由于H+在水溶液中的快速擴散能力,早期的可充電電池主要是采用強酸(H2SO4)或者強堿(KOH)作為電解液,當時最為可靠的可充電電池是采用NiOOH為正極,強堿性容液為電解液的鎳-氫電池,但是我們都知道水的電化學穩定窗口非常窄,限制了可充電電池的工作電壓,導致采用水溶液的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都比較低。[詳情]
“2017年,首次出現國內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傳統能源的拐點,是新能源將快速成為主體能源的重要標志,大力發展新能源已成為各開發企業和電力裝備業的共識。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空間廣闊,催生了一批優秀企業誕生,并成為國際知名新能源開發、裝備制造及智慧能源管理運營的領軍者。[詳情]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密集發布一系列支持生物質發電健康發展的文件,如《關于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的通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和《關于開展“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為今后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指出了很好的方向。[詳情]
近日,重慶市發改委核準批復了1項瓦斯發電項目。該項目將新建設7臺4000千瓦瓦斯內燃發電機組、2臺9噸/小時余熱鍋爐、1臺3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和1臺制冷量5524千瓦熱水型溴化鋰機組。同步建設瓦斯儲存、預處理,及煙氣脫硝等輔助系統。項目總投資為24385萬元。[詳情]
熱電聯產具有節約能源、改善環境、提高供熱質量、增加電力供應等綜合效益,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公益性基礎設施。 近年來,我國熱電聯產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詳情]
3月14日下午,新華社發布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名單。北極星電力網根據名單初步統計發現,11位央企老總出現在常委名單中。[詳情]
去產能,今年進入第3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再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在當前煤炭價格恢復性上漲至合理水平、先進產能釋放的大背景下,去產能有哪些難點?如何完成今年的1.5億噸去產能目標?[詳情]
儲能,被譽為下一個風口,是電力行業的熱點話題。如何商業化?更是各方爭議的焦點所在。 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我國首個儲能產業獨立性指導政策文件,對于中國儲能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詳情]
太陽能燈發光很“給力”,30瓦的LED燈管亮度相當于100瓦的普通路燈。因為不用電,它更是節能減排的“高手”。100套普通的300W市政道路照明路燈,以每天10小時照明計,使用10年要耗電100萬度以上,換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有1078噸。 [詳情]
日前,市政府與省電力公司就共同推進石家莊電網建設暨城市三年大變樣工作進行會談,據悉,按照規劃,今明兩年和十二五期間,河北省電力公司將投資100多億元,用于石家莊電網建設。到十二五末 [詳情]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回望2017年,電力體制改革成效顯著,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新格局已經形成。展望2018年,電力體制改革怎樣深水前行,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以期在堅持市場化方向不動搖的基礎上,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詳情]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代表委員們認為,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要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同時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詳情]
15日,全國人大代表、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吳仰東介紹,面對酒泉棄風率高的難題,當地利用特高壓輸電、發展高載能產業、建設小型微電網等措施積極消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