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備受政策扶持。當前中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產品能效以及自動化整體水平,降低生產能耗顯然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第一步...[詳情]
隨著工業4.0的開展,用戶對于感知層的信息要求越來越精確,這就要求傳感器更加穩定和可靠。[詳情]
4月11日,工信部印發《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開啟5種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試點示范。[詳情]
智能制造是人們都在談論的話題,但是作為與智能制造息息相關的自動化技術卻并沒有多少人去關注,莫非自動化真的會消失了么?[詳情]
據東莞市經信局統計,截止到今年1月,東莞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共1319個。預計到2018年底,東莞八成的工業企業要實現“機器換人”。[詳情]
我國制造業已有10多年的高速發展期,已成為世界工廠制造大國,但是目前大部分機加工企業仍采用傳統方式,亟待自動化生產轉型。[詳情]
服裝行業智能工廠系列(四):智能制造是傳統紡織服裝產業轉型的必經之路
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加快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具體到紡織行業,同樣也面臨著由“大”向“大而強”的轉型。我國應該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服裝行業融合,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發展。[詳情]
“兩化融合”是中國版的“工業4.0”。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只有將信息化時代的網絡化、智能化特征與我國工業化、自動化的進程緊密結合起來,把兩化深度融合作為主線,才能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詳情]
面向“中國制造2025”、實踐智能工廠的升級已成為當下制造企業的重要議題。[詳情]
煙草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一):中國卷煙工廠向“智能化”生產轉型
2015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指出,要堅韌不拔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卷煙生產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邁進,正是這一要求的集中體現。[詳情]
家電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一):海信智能工廠 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探索
在生產模式創新及高精度設備應用上,海信電器在行業內率先進行了“模組整機一體化生產模式”的探索實踐,實現生產的一個流,減少了周轉和搬運,確保了前后工序生產的平衡性,實現了質量和效率的雙提升,生產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104%。[詳情]
近日,第十八屆中日韓工程院圓桌會議暨先進制造研討會在江城武漢召開,來自中日韓三國的30余位工程科技領域專家熱議“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等議題。[詳情]
據悉,珠三角經濟帶將成為福田汽車集團戰略開拓的重點區域市場之一,其中,落戶廣東佛山三水的北汽福田佛山工廠將成為驅動福田汽車智能制造以及廣東城市“智造”的試驗田。目前,該工廠一期工程已啟動并已投產。[詳情]
近年來,GE在推進“去金融化回歸工業”戰略的同時向其原創的“工業互聯網”概念轉型,GE于2012年創造了“工業互聯網”這個詞,為其向更加依賴數字化的工業轉型行動打造了一個口號。[詳情]
于集成的控制和信息架構而建的“互聯企業”可以營造一個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環境,將人員、生產過程和技術緊密相連,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可持續性和經濟效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