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光伏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年,年底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有望突破3900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和累計裝機規模均遠超其他國家。[詳情]
2016年1月1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在北京發布的新修訂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詳情]
我國的公共充電設施一直處于“誰建誰用、誰用誰建”的尷尬局面。在新標準出臺后,充電樁企業可以按照新國標設計制造產品,產業鏈的配套也有望迅速建立。但業內人士表示,落實新國標需要明確相應的執行與監管機制。已經建成和在售的充電樁何去何從的問題也需要妥善解決。[詳情]
日前,四川省印發《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實現新能源汽車生產15萬臺,總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元大關,產能達到30萬輛。[詳情]
臨近年末,扶持新能源汽車政策密集發布,料推動明年行業的增長。[詳情]
2015年2月份,在松下退出等離子電視后,松下在中國山東的液晶電視工廠宣布關閉,徹底停止了在中國的彩電生產業務。[詳情]
魏德米勒公司是工業領域電連接器的先驅制造商之一。近70年來,一直致力于工業連接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開發、規劃、設計和制造。今天,魏德米勒已經成為工業聯接領域標準的設定者,在電源、信號以及數據處理的工業環境里,為全球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詳情]
充電標準不統一這一長期制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痼疾終將有解。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5項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國家標準,上述新國標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而在“五標統一”后,充電兼容問題有望取得突破。業內分析認為,隨著充電標準的完善和多項利好政策的落實,明年電動汽車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詳情]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呈現規模化發展趨勢,正由市場導入期向快速成長階段發展,局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集中爆發式增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將于明年1月23~2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作為本次論壇的新亮點,首屆“車創未來”創客大賽將于論壇期間舉辦。[詳情]
政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新能源汽車需求。但在補貼不斷退坡的背景下,這種需求的可持續性一直存疑。[詳情]
在世界各國領導人一道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之際,北京遭遇了今年以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11月30日白天至12月1日晚,整個北京城被霧霾吞噬,能見度降至200米,PM2.5濃度“爆表”。[詳情]
新能源車前景美好,眾多新企業加入電動汽車市場,做大蛋糕。上周四(12月3日),互聯網公司樂視宣布與阿斯頓·馬丁簽署研發合作伙伴諒解備忘錄,二者聯手打造的電動汽車將于明年在北京車展上亮相;此前不久,長城華冠這個以汽車設計起家的企業,將自己設計研發的首款電動跑車前途K50拿到C-NCAP參與碰撞,并獲得五星評價,這意味著該企業離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更近一步。[詳情]
2015年1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在系統內部聯合印發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提出了我國“十三五”階段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總體目標,以及分區域和分場所建設的目標與路線圖。[詳情]
日前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對我國車企未來的發展做出了進一步細化要求。其中,節能環保是重中之重。《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指出:“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推動自主品牌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詳情]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國家多次出臺相關補貼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應用。去年,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來南通調研時提出,在大企業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先行先試,調動企業員工使用新能源電動車的積極性,從而推動整個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詳情]